湘赣情、一家亲,株萍两地自古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民心相通。日前,由湖南省委网信办、江西省委网信办指导,株洲市委网信办、萍乡市委网信办主办的“网媒株萍行 共书湘赣情”主流网媒株萍采访活动圆满结束。来自中央,湖南、江西两省,株洲、萍乡的20余家各级媒体齐聚湘赣边,5天4晚的行程里,媒体采访团先后走访了醴陵、攸县、茶陵、炎陵、湘东、上栗等地,通过主流网络媒体平台发布新闻约200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详细介绍了湘赣边革命老区的发展现状,有力地推广了当地特色产业、红色旅游、农副产品,让“湘赣边”在各网络宣传平台上实力圈粉,引发热议,顶上热搜,其中微博话题#网媒株萍行,共书湘赣情#阅读总量达1800万+,讨论次数6000+,原创人数700+。

  千年瓷都——醴陵

  首站,媒体一行来到醴陵。这里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闻名天下的釉下五彩瓷的产地。醴陵陶瓷博物馆里共陈列了2721套(件)陶瓷珍品,展示了醴陵陶瓷文化的发展脉络和醴陵釉下五彩艺术成就。

  千年窑火,传承不辍。目前醴陵陶瓷博物馆、世界陶瓷科普馆和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馆已经完成“三馆合一”,命名为醴陵陶瓷博物馆,定位为全球知名的陶瓷专题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文旅景区。如今的醴陵陶瓷,深深融入时代潮流,逐渐形成了多点开花、一链串珠的格局。

  旗滨玻璃有限公司是醴陵市重点招商项目,占地面积1272亩,员工约1000人,其中,江西籍员工约占40%。

  罗霄胜境——攸县

  第二站攸县。这里是中南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中华诗词之乡,同时也是全国革命老区和北伐战争的首战场,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谭震林旧居,原为兴贤堂(清代民间一种助学机构),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33年),该地是谭震林同志早期革命活动和工作过的地方,也是攸县革命斗争的发祥地之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居旁就是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现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云桥村2019年开始,将原老村委会村小学拆除,投入150余万元结合养老服务建设“门前三小”,可供居民开展各种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了舒适的活动场所,也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完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服务体系,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酒仙湖景区是酒埠江旅游区核心景区,景区通过18公里环湖生态游道串联起攸女仙境民俗体验,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景区正全力打造以户外运动和山水度假为特色的国内知名、省内著名的山水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同时积极探索“文旅+体育”发展新模式,已经成为株洲市重要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

  株洲湘东情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豆制品、肉制品、水制产品、酒店特色菜、湘东特产系列产品等,是一家集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其中湘东情攸县香干系列产品共30多个品种,深得消费者青睐。在攸县、长沙、株洲等地设有实体连锁店,建立电商平台“天猫”、“淘宝”、“京东”、“搜农坊”“微商”等。开创了网络上以小包装零售业带动大批发销售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在沃尔玛、步步高等各大型商超上架销售,在全国湘菜馆、酒店、食堂、批发代理零售商等发货。

  红色摇篮 学士故里——茶陵

  茶陵是红色摇篮、学士故里、中国唯一以“茶”命名的行政县、湘赣边中心县。

  湾里村又名“红军村”,村内留存了湘赣苏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工农红军独立师办事处等许多红色旧址,被中宣部、国家旅游总局确定为中国第8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井冈山—株洲”的重要节点。这几年来,湾里村围绕建设湘赣边区红色传承示范村和全国红色教育基地为主题,以创建省级“同心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提高村民幸福指数为出发点,整合统战资源,结合本村实际,着力推动红色旅游与绿色产业深度融合、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民生改善,凝心聚力,务实进取,全力打造“五美”新村。 

  茶陵县人民医院是县域内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该院已经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打造“医联体”建设。湘雅医院根据当地实际,长期选派不同科室的专家进行驻地帮扶,减少了患者支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服务。而且对于湘赣边江西县区的患者,医保政策可以享受与当地患者同等待遇,目前,株洲与萍乡实现异地就医的定点医院达85家,两地社保关系转移手续实现即时办理。

  湖南万樟集团10多年来致力于发展名贵花卉及珍贵树种产业,油茶、茶叶产业,优质水果产业,旅游观光产业,集红旅、农旅、文旅、茶旅、康旅为一体的红色+绿色融合发展的大旅游区。旗下花湖谷旅游景区,位于茶陵县严塘镇境内,是茶陵县实施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品牌项目,整个景区由大花海、大湖泊、大峡谷组成,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已建成紫薇园、丹桂园、杜鹃园、红枫园、玉兰园、樱花园、黄桃园、蜜柚园、油茶园、樟树林、无患子林、石楠林等10余个特色精品园,形成四季茶期不断的木本大花海。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养为一体的景区。

  生态康养胜地——炎陵

  炎陵是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安寝于此,炎帝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炎帝陵祭典”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评“全球最具影响力十大根亲文化盛事”。

  炎陵是中国革命的红色家园,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六县之一,全国首家红军标语博物馆完整保存着红军标语339条。

  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炎陵黄桃”享誉海内外,全产业链综合产值20.6亿元。炎陵黄桃交易市场是炎陵县政府指定的炎陵黄桃专业交易市场,占地3300平方米,设有86个摊位,28个门面。市场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为一体,可提供炎陵黄桃零售、批发,快递收发,礼盒包装及电商运营等相关业务,目前已成为炎陵县城区最大的炎陵黄桃集散中心。

  炎陵娜妹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黄桃深加工为主的企业,引进建成了黄桃果浆和黄桃果汁两条自动化的生产线,建立了存放200余万斤黄桃果浆原料的冷链库。又利用炎陵丰富优质的水资源,投资建设了第三条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出多个规格和品种的天然包装饮用水,申请注册了“娜妹子”、“神农福泉”、“金姬坊”等多个品牌。

  炎陵县打造的数字商务孵化中心,集传统产业数字化展示、特色产品品牌化打造、直播人才综合化培育、电商产业全面化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其中打造的炎陵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大数据展示区将展示炎陵黄桃、炎陵茶叶、文旅康养、生态工业等特色产业全景VR,让产业规模可视化、数据系统化、产销直接化、服务规范化。

  中国工业陶瓷之都——湘东

  湘东区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绘画之乡”“铜管乐之乡”“花锣鼓之乡”“傩文化之乡”的美誉。已形成以工业陶瓷、创意包装、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是国家工业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材料示范基地,被称为“中国工业陶瓷之都”。

  湘东杂交水稻制种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业内盛传“水稻制种看南繁,南繁制种数湘东”,是全国闻名的杂交水稻制种之乡。天涯种业是江西的制种龙头企业,这家成立于2005年,主营为杂交水稻种子的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种子协会“AAA”级信用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龙头企业、江西省“杂交水稻繁育技术创新团队”依托单位、国家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协作单位,也是江西省首家取得水稻种子进出口贸易资质的种子企业。作为杂交水稻制种之乡,萍乡在推动种业振兴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已形成南繁、本地、外埠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湘赣间,一条河流横跨两省,将醴陵与萍乡连接了起来。河流发源于江西,在赣称萍水。曾经,上游湘东区聚集了钢铁、化工等企业,下游醴陵、渌口沿江布局着陶瓷、建材等产业。2019年以前,渌水水质多项指标长期超Ⅲ类水质标准,有些月份为Ⅳ类甚至劣于V类。2019年7月,湘赣两省签订《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明确了渌水流域上下游省份各自职责和义务,搭建流域合作共治平台。萍水相逢,渌水长流。双方共同制定河道治理方案,完善赣湘两省间的生态环境联控机制,统筹推进源头防控和重点领域治理,深入实施污染治理工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创新监管方式,共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赣湘两省生态共赢。

  江口村创新村级集体“积分制”管理办法,让村民携手抱团,实现共同富裕,成为闻名的“网红”村,江口村共有5个产业项目,分别是:鸬鹚烟雨艺术景区、海绵城市植物培育基地、三石竹艺中心、零799艺术区和油葵草花基地。

  其中零799艺术区共吸引30多位国内著名美术家、艺术家签约入驻,是萍乡文化艺术的新地标和崭新名片,为萍乡文化强市战略增添了丰富内涵。该艺术区今年来累计举办画展4次,成功展出画作260多幅,同时江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特邀30位艺术家组成艺术家志愿队伍,义务为村民培训油画、泥塑等课程、设计庭院,将艺术元素注入乡村;为周边学校学生定期开展绘画培训,艺术的种子在江口的每一处角落萌发生机。如今,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从“烟火气”走向了“文艺范”,有着别样的风情。

  湘东区政务服务中心集政务服务、便民事项、项目审批、服务投诉等多个功能于一体。建设了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网”和“赣服通”平台,以“跨省通办”推进政务服务湘赣合作,实行“一网式”办理;运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办事机制,实行“一窗式”办理;落实“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和“一件事一次办”办事机制,实行“一站式”办理。实行“小萍帮办”服务,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导办、帮办、代办等服务。

  湘东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积极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以省内、市内重点医院和湘雅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为依托,与浏阳市人民医院、浏阳市集里医院、浏阳市脑科医院、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协商,联合打造赣湘边区域医疗中心和医疗联合体,充分运用“互联网+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集团化、品牌化发展,提高重点病种治疗水平,整合了医疗卫生资源,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切实方便了两地群众就医,减轻了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赣西国际港立足湘赣边区域合作,重点对接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等经济圈,联动国内主要经济区和物流枢纽的区域性综合港。目前铁路港区已完成建设并于2021年5月份正式投入运营,今年3月份获批了国内集装箱到发资质和开行国际联运中欧、中亚、东盟班列资质。目前铁路专用线吞吐量已累计达到480万吨,其中到发湖南货物已超过100万吨,极大促进了湘赣边“交通+产业”深度融合。整个赣西国际港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铁路、公路、水运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物流枢纽体系,预计到2025年年货运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吨,居全省前五。这对构建赣湘合作发展新格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株潭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湘东区政府投资1.2亿元,兴建了区科技创新中心,现有实验、办公场地总面积9400 m2 ,拥有研发设备原值3200余万元。浙江大学、上海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等科研院所相继入驻,分别在湘东设立分院和分中心,初步形成“三院三中心”孵化架构。打造了从高校科研院所新材料基础研究,到湘东科创平台中试孵化,再到基地企业产业化的“政产学研用”创新链。

  湘东包装产业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这几年来,湘东区大力引导包装企业改变产品单一的结构,形成了材料、机械、印刷、设计等门类齐全的包装行业体系,湘东包装产业正由传统彩印向文化创意、智能制造加速转型。华雅快盒科技是一家基于数字产业和智能制造,融合设计、生产、销售及全过程服务,为包装产品供应和客户深度需求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除了传统的纸质包装,快盒运用了竹、瓷、金属等材料,使包装更显档次。快盒科技的生产设备在国内包装行业中最先进,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是国内唯一提供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多型号、快速响应快速生产的包装定制服务规模化企业。

  江西仁江集团是一家集生产制造、技术研发、投资开发、EPC建设、资产运营为一体的新能源企业,专业从事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组件等产品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先后获得中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重点推荐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自2008年落户湘东以来,江西仁江科技已成为已成为全国光伏非标个性化定制领域的的龙头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围国家电力集团的采购目录。通过整合光伏+上、中、下游产业资源,实现了光伏+全产业链集聚,有效促进了湘东区乃至全市新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

  老关镇三角池村位于赣湘边界,与湖南省醴陵市东富镇毗邻,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凯丰同志的故乡。先后获评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国家级森林乡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省4A级乡村旅游点、第七届全省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中共萍乡市湘东区委党校积极探索有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主动融入赣湘红色培训圈,加快构建赣湘红色培训联合体。一是与醴陵、株洲、浏阳等兄弟党校的学员相互交流异地培训;二是根据每期培训班课程安排,两地相互聘请专家教授,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三是加强与周边兄弟党校的交流合作,红色资源共享。通过挖掘和统筹红色资源,陆续培育了株萍铁路红色文化展示馆、工陶精神展示中心、南繁精神展览馆等约10个现场教学点,形成了“1+N”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生动局面。其中凯丰新校区,可同时容纳200余人培训、住宿。

  中国烟花爆竹之乡——上栗

  媒体行最后一站来到了萍乡市上栗县,在这里首先观赏和体验了一场绚烂的烟花表演。上栗是全国烟花爆竹主产区之一,素有“中国烟花爆竹之乡”的美称。一直以来,烟花爆竹产业是上栗县的传统支柱产业,高峰时期,整个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年产值达205亿元,其中,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年产值达140亿元。上栗县把推动烟花爆竹转型升级作为县域发展的重中之重,引导烟花爆竹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上栗县计划在2025年建设成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品牌升值、监管有力、效益较优的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先进片区和特色示范区。

  被誉为“天下第一洞”的孽龙洞,是1.8亿年前形成的天然溶洞。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杨岐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2020年,先后被评为江西避暑旅游目的地和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据景区负责人介绍,购买了株洲文旅惠民卡的游客,均可来这里免费畅玩6次,武功山景区等其他景区也可以通用。此外,景区面向湖南的游客也推行了门票优惠政策。这也成为了湘赣边旅游资源深度共享的一个新的方向。

  上栗抢抓赣湘边区域合作交流机制发起县区的先行优势,在毗邻湖南浏阳的金山镇,大刀阔斧建设首个赣湘合作主题园区,以“总部在长沙、基地在上栗;主产在长沙、配套在上栗;研发在长沙、生产在上栗”方式,加速赣湘两地的产业互补。紧盯5G产业发展大势,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作为“双首位”产业,科学编制电子信息(电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建成100余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设立总额10亿元的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派出招商小分队常驻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等发达地区,主动承接好产业梯度转移,成为上栗产业转型的重要平台。

  这几年来,株洲、萍乡两市围绕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城乡融合、红色文旅、公共服务等领域,共同推进实施一批重大合作事项,示范区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合作示范区建设的红利不断释放。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政策的利好,进一步推动了株洲在湘赣边产业协同发展中进程。株洲与萍乡、吉安等地先后签订《关于深化株洲萍乡两市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等合作协议;恢复醴茶铁路客运,加快茶陵至常宁、醴陵至娄底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推进渌水航道建设;醴陵与萍乡携手打造世界级电瓷产业园,助推烟花产业融合发展;共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100多项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

  以株洲醴陵为例,得益于身处湘赣边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最前沿,醴陵市雄心勃勃的提出了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的宏伟目标。并借助东富工业园与萍乡电瓷产业园的合作,联手打造世界级电瓷产业园。加大力度促进湘赣两地人才流动,目前在醴陵电瓷企业务工的江西籍员工大约有30%,在旗滨玻璃务工的江西籍员工约有40%。

  如今,株洲实现了两地区之间人社、医保、卫健等领域共216项公共服务事项的无缝对接。其中,株洲与萍乡实现异地就医的定点医院达85家,两地社保关系转移手续即时办理。

  湘赣一家亲,今朝情更浓。株洲从革命之红到发展之红,在湘赣边区走出了一条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的新路。未来株洲将继续携手老表,扑下身子干、挺起脊梁扛,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全新征程再出发,迈向更加辽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