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旅游>旅游资讯>正文

国师最后的建筑

A-A+2013年6月18日红网评论

“国师”租借学校附近的民房开办民众学校,进行社会教育。“国师”租借学校附近的民房开办民众学校,进行社会教育。

  “国师最后的建筑”(刚被拆毁):

  最后一次看它是5月份,“带湖南师大的人来,当时也已是破烂得要倒的样子”

  如同今天的湖南师大靠岳麓山一样,当年的“国师”也背靠光明山。学生的宿舍、食堂等就沿着山麓分布。为了使老师“言传身教”,“国师”规定所有教职员工的每日三餐,均与学生一起入食堂就餐。据《“国师”初建时期的点滴回忆》,无论校长、学生,同啃黑馒头。只是,对于师生同桌就餐且“食不语”的规定,钱基博始终奉行,其子钱钟书则坚决反对,他还辩称“饮食乃人生一乐,席间不自由交谈,必为人生一苦”。因英语系唯系主任钱钟书马首是瞻,“餐厅中,乃见杂音” 。

  当年“国师”除少数教师住在李园外,多数租住在校园北面的民房里,与校园隔一条升平河(涟水支流)。那是一座名为“得志园”的地主庄园,与李园相比,条件稍差,是土砖房。吴勇前想带我们看“国师最后的建筑”,就是最后一间土砖房。只是等走到跟前,才发现已被夷为平地。吴勇前最后一次看它是5月份,“带湖南师大的人来,当时也已是破烂得要倒的样子”。

  吴还说,当时,钱钟书住在南边的李园内,与钱交好的老师则租住在北边的这些民房内,钱就经常过河到民房那边去聊天。本来河上有当地百姓搭的木板桥,但后被洪水冲垮,桥墩还在,钱就踩着桥墩过河。吴勇前指着一处河湾,“那时的学生们也多在这河边读英语,还依据河湾天然地做成了游泳池,岸边稍微清理变成了跳水台,游泳的学生在水里用身体组成了国师的英文字母。”现在,河上已建起一座石桥,名字也为“国师桥”,河边是村民的菜地。

  1941年,原来的全国统考转为各高校自行组织考试,这一年“国师”仅在湖南境内设立蓝田、武冈、衡阳3个考点,加上各省保送学生,共计招收新生55名。对于学生来说,“国师” “体育第一、德育第二、智育第三”的教育原则最有特色。体育不及格是不能毕业的,要留校由体育老师监督,每天打一小时篮球,直到合格。学校的体育设施,甚至有今天都很少人玩的棒球、垒球。

  蓝田小镇对于“国师”也是抱着欢迎态度的,“国师”经常举行的话剧、歌唱会,他们都会“凑热闹”。但最大的影响,还是改变了镇上的文化氛围。1943级学生,长沙人何大基六十年后撰文《忆蓝田时期的国师》回忆,镇上读书本为一片空白,后来却能在书店买到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和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

  国师本部(消失的李园):“听钱钟书的清谈,这在当时当地是一种最大的享受”

  作为“国师”本部的李园1949年归公,1980-1983年被全部拆毁,现为涟源市政府所在地。2012年7月12日,我们来到李氏后人、已85岁的李忠忻家,离李园不远的一栋民房内。

  “国师”租借李园时,李家搬出来住到别处。当时的李忠忻仅十岁左右,七十多年后的今天,问及对国师的印象,他已十分模糊,只是因为钱基博一家住在李园,还依稀记得他“胡子很长”,他比划着,似乎到了腰部以上。因为身体不好,钱基博每天由他女儿、被称之为“钱小姐”的提着公文包,搀扶着去上课。

  李忠忻的老伴、同样85岁的康海初当时跟钱小姐一起在国师初小读书。说起这位钱小姐,康海初印象最深的还是她的婚姻。钱基博有个叫石声淮的学生,“有才华”,擅长国文、英文、德文和声乐,但“长得丑”,一眼斜视,“还龅牙”。钱基博器重他,后来把钱小姐嫁给了他。钱小姐因为“很美,很高挑”,不喜欢这位“男朋友”,虽已“许配”,却很少见他们往来,在“国师”阶段也没有结婚。一旁的吴勇前补充,“据说后来是结婚了”。

  钱基博和钱钟书分任国文和英文系主任,父子同事且均为国学大师,但钱钟书“因英文甚好,自视更高”,吴忠匡在《忆钱钟书先生》回忆,钱钟书喜欢在晚饭后和人“神侃”,评论古今人物,又以评龚自珍、魏源、曾国藩等人为多。到激情处,他挥着手杖,手舞足蹈。“听钱钟书的清谈,这在当时当地是一种最大的享受……我们都好像在听音乐,他的声音有一种色泽感。”

  衰落的5年,1944-1949

  溆浦校址:在陈遐龄将军的庄园里上课,

  靠窗的同学伸手可摘橘子吃

  1944年,战事逼近 。当时蓝田各机关,每遇紧急,“看国师的动静”,“国师”一动,蓝田就会“乱的不可收拾”。廖世承坚持“非衡阳不守,邵阳告急”,国师绝不迁徙。但1944年8月,衡阳终于“不守”,国师迁移。

  溆浦的校址在马田坪,修缮破损的民宅和祠堂作为校舍,还借用了川军将领陈遐龄将军的庄园,其它一些地方的借用也是陈遐龄周旋的结果。庄园里有橘林,靠窗的同学,上课时伸手可摘橘子吃。陈为溆浦人,1950年在“镇反”运动中被杀。

  那时各大学也在竞争优秀教师,国师西迁溆浦,教师情绪不宁,其它大学“争先罗致”,使得国师师资队伍“星散堪虞”。一份国立师范十周年院庆时的简介称这一时期为“本院之艰苦时期”。

  南岳校址:黄庭观里的民工不清楚“国立师范”,但知道“这里以前是有个国民党的学校”

  抗战胜利复员时,廖世承本想将学校迁至南京,至少去长沙。但新任教育部长朱家骅拒绝了这一要求,最终定址南岳。廖世承1947年辞职去上海任光华大学副校长,此后不到三年,国师换了6任院长。

  当时国内大学多复员于各大城市,南岳差距太大,使得名师纷纷改投他校。而国府经济困窘, 发的工资是金圆券,因纸币贬值,老百姓都将其兑换成银元以保价。一到发工资,国师的老师都快步上山,排队领工资;然后快步下山,到南岳街上向贩子换取银元。常常是,排在前面的人以十元金圆券换一元光洋,排在后面的就要出十二元或十三元了。

  南岳的校址在南岳大庙一带,本部即今天的黄庭观。2012年7月13日,观里除了偶尔几个游客外,连僧人也少见。寺庙在改建,一旁施工的当地民工不清楚“国立师范”,但知道“这里以前是有个国民党的学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