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刘海波 摄影/马金辉
[背景]
2012年8月,长沙“粮一库”2座苏式粮仓被“误拆”(湖湘地理第136期E08版《长沙“粮一库”10号、11号仓库被掀顶》),在被叫停的施工现场,我们找到了很多刻有“汉阳阜成机制砖瓦”、“华兴德记砖瓦制造”、“hanyang”等字样的残缺瓦片。随行建筑专家刘叔华分析,20世纪50年代,长沙很多重大市政工程均使用了汉阳的机制砖瓦,长沙“粮一库”是保存至今的少数建筑之一。
2012年9月20日上午,长沙“粮一库”10号粮仓旁,拾起一片红色碎瓦,瓦面上“汉阳阜成机制砖瓦”字迹清晰可见。这是些机制平瓦,入手虽重,但光亮如新,建筑专家刘叔华把它们拼在一起,严丝合缝。62年前,正是这些来自汉阳的砖瓦,构筑了眼前的建筑。
材料:直线流畅,弧线自然,“这既是当时的砌墙师傅手艺好,也跟使用的红砖质量过硬有关”
“汉阳的机制砖瓦,是很好的建材”,刘叔华说。武汉在20世纪初开始生产机制砖瓦,“用到了蒸汽动力,轮窑烧制”,生产规模大,品质高。50年代初,长沙本地的砖瓦制造,都还是“人工和泥、做坯,土窑烧制”,生产规模小,做工粗糙。直到50年代末,长沙第一家机械化红砖厂才在长沙城北成立,专门生产标准的粘土实心砖。“现在那儿已变成一家煤气厂。”
“1949年后,全国各地兴起建设粮食储备基地的风潮”,刘叔华说,虽然当时汉阳机制砖瓦的价格较贵,但粮仓事关重要,“是一项百年大计”。与之相类似的,是50年代初,长沙许多重要的市政建筑,也都用到了汉阳的机制砖瓦。保存至今的有湖南省委1号办公楼(韶山北路1号)、省粮食局(苏家巷36号)、原中苏友好馆(今口腔医院,五一大道北侧)、原省委交际处(今湘江宾馆、中山路48号)、原长沙市委政府大楼(今工商银行,五一路)等。
刘叔华曾在省委1号办公楼的清水墙面上看到过汉阳机砖的商标,可惜早几年办公楼维修,墙面贴上了瓷砖。“粮一库”的5栋苏式粮仓,则是保存相对较好的长沙“汉阳造”建筑。
粮仓墙体高大厚实,目测约60公分厚,砌墙时使用了精致的“梅花丁”砌法,“每一块砖都有顺有丁(砖块的长边平行于墙面称顺砖,垂直于墙面称丁砖),上下的砖顺丁交错,施工难度大,对工匠水平要求高,这样砌出来的墙体相比‘一顺一丁’的砌法强度高,建筑经久耐用”。
紧贴粮仓的砖墙抬头望去,墙壁直线流畅,转角弧线自然,经过六十多年,墙壁上各砖块的端头与相邻砖的侧面仍然平整均匀。“这既是当时的砌墙师傅手艺好,也跟使用的红砖质量过硬有关”。
风格:椭圆形的苏式粮仓,“架空”的散装粮储备方法流行了30年
5栋粮仓外观均为椭圆形,在椭圆长轴线两侧的外墙上,都设置了附壁柱,两两相对,共8对。附壁柱从墙根往屋檐收束,分为四个梯级。16根宽1米,与外墙同高的柱子,不仅规范美观,更重要的是加固了墙体,形成了抗推力。因为粮仓内装散装粮时,会对墙体形成一股巨大的由内向外的推力。
刘叔华赞叹,“这种设计既遵循苏式建筑素有的檐部、墙身、勒脚‘三段式’,具有韵律美,又结合了坚固粮仓墙体的功能,非常实用”。
《粮一库库志》是这样记载这些苏式粮仓的:“1950年5月动工兴建”,“由长沙市国营大厦工程公司、私营四达营造厂等五家营建单位担负设计施工任务”,“1951年7月,10栋腰圆形大仓竣工后,接收第一批新粮入库”。
这是粮一库最早的10栋建筑,它们也是当时时兴的“房式仓”,一种“既可以储备散装粮,又可以包装储粮”的粮仓样式,它“架空隔热”的散装粮储备方法,曾是“当年的主要形式”。
“架空”即仓库地板与地面之间有2米左右高度的空间。仓库地板有多个出粮口,用于仓库内粮食出库。架空层既可用于仓库地板防潮,通风散湿、散热,又可以便于仓内粮食的出库,在当时粮食机械出入库作业落后,机械通风技术没有普及,储粮技术比较原始的年代,对确保储备粮的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湖南粮食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10栋椭圆形的苏式粮仓,总设计容量为2250万斤,是建国初全国为数不多的万吨粮库。当时保粮方法是人工翻耙、日光照射、火力烘烤等“自然储粮”方式,到上世纪60年代,逐渐有了药剂熏蒸、机械散热等。“以前的工人,就是通过粮仓墙上的观察孔掌握粮食储存情况”。上世纪80年代,低温冷冻等储粮手段应用,各栋苏式粮仓的架空得以放下,又增加了600万斤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