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不腐,吾道不孤。这条奔腾的河流不仅承载屈贾南下的舟船,也与长沙人的风骨相连。如今,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横亘于江面之上,让原本枯水期越来越早的湘江,颇有了些风生水起的味道。伴着上涨的滚滚江水,湘江“蓝色旅游”的长卷也将徐徐展开。泛舟江上,夜赏焰火,或成为长沙人生活中又一道诗意风景。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沙,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黄金周,短短8天时间,共接待游客719.36万人次,占全省接待总量的26.41%;实现旅游总收入49.73亿元,同比增长44%,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均创下新高。“‘蓝色旅游’资源开发以后,长沙旅游产业将得到极大的提升,甚至可以说是会带来质的飞跃。”长沙市旅游局局长谭勇乐观地估计。
“蓝色旅游”是旅游行业对水体旅游的统称。在此之前,作为山水洲城的长沙,旅游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方面。随着湘江枢纽的蓄水通航,将形成长达135公里的美丽湖面,构成一个带状滨水区域,使长株潭三市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库区城市群,长沙的旅游也开始正式进入“蓝色”时代。
湘江是我们的母亲河,见证了两岸沧桑巨变,滋育了两岸人民的幸福生活,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污染问题,这些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湘江流域的治理,特别是长沙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湘江两岸风光带,把一江两岸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作为特色景观进行打造,市委、市政府确定了跨江发展、沿江建设的战略,山水洲城的风貌日益凸显。湘江枢纽工程正式蓄水后,湘江将呈现出一江碧水、百里水面、四季如春的壮丽景观。
长沙市委、市政府不久前出台的《关于加快现代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湘江枢纽蓄水通航为契机,按照江河相连、江湖相接的要求,整合湘江、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河、圭塘河、梅溪湖、松雅湖等水资源,编制长沙市水上旅游规划,把旅游元素融入湘江滨水区规划设计,大力开发水上旅游,加快湘江休闲旅游观光带的开发建设,推动湘江建成‘东方莱茵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