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旅游>旅游资讯>正文

周家大院 用鹅卵石、河沙、石灰砌的墙

来源:潇湘晨报2012年9月25日08:43【评论0条】字号:T|T

湖南永州,周家大院。村外翠绿的稻田。湖南永州,周家大院。村外翠绿的稻田。
湖南永州,周家大院。一处受损的房屋。湖南永州,周家大院。一处受损的房屋。

  一脚踏进“新院子”。相较修建于公元1550年(明朝)的“老院子”,它算建得晚的,清1841年才落成。如今,十来户周姓村民在里面一住若干年。院子里,几个工人正在忙着砌一堵残破土墙,鹅卵石、河沙、石灰堆了一地。这是旅游开发公司请来的建筑队,驻村才11天,已经开始着手修复工作了。残墙后,一个大嫂站在走廊上自己搭的灶台边专心炒菜。她的头顶上,是一组被烟尘熏得漆黑的精美木雕。我身后则是一间厨房,从它保存尚完好的精致雕花木窗上,不难想象曾经的功用。现在,它属于七十多岁的周标明老人。他从厨房后的自来水龙头里接了一壶山上引下来的泉水,领着我去看其它的房间。

  一间是他的卧室,狭窄,低矮,地面未硬化,但早已踏得十分平实。看不出年岁的一张大床盘踞其中。为防蚊虫,窗棂上贴着塑料布,蒙着灰尘。屋内光线昏暗,所有的物件仿佛都伏在一层灰里。老人无意中掀开搭在床头椅背上的衣物,蓦地眼前一亮,那是一张乌沉发亮的椅子,靠背雕花极为繁复绚烂,尽管踏脚处榫头已坏,整个呈倾斜状,仍无损其端正雍容,隐隐透出当年富贵气象。——这是他家祖传的,已经说不上有多少代了。

  谈及即将到来的修葺与搬迁,老人有期待,也有担忧。“我们家在这个老屋子里住了一百多年。如果都搬走了,没人住,这些木头板壁,早就朽掉了。”他说着站起来,用手使劲拍拍那扇结实的木门。

  修建于1904年的“四大家院”,是六大院落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中还包括一个私塾,“培园书屋”——一间呈“日”字形的小院子。中间一横处,原来是大教室,先生坐在当中教书,现在呢,当中放着八仙桌,桌上搁着好几只大冬瓜。1981年嫁过来的盘大姐,只知道她现在住的这个院子曾经是个学堂,先生和学生“很早很早以前”就没有了。老师的宿舍原在院子西侧,并列几间屋子,经历了土改、文革之后,早已面目全非。去年盘大姐给儿子娶媳妇,把其中一间改成了新房,吊了一个简单的顶,用涂料把墙壁粉刷一新,大衣柜高低床都搬进去了。媳妇小孙告诉我,这间新房其实是一间别人用过的“灶房”改成的,“墙壁黑的啊……啧啧”。

  沿西侧走廊直走到尽头,“日”字最上面的部分,由台阶上到一处平整的高地,这里已经被开垦出来种上了各色蔬菜,一只母鸡埋头啄食土中虫子。园边却有残缺栏杆横置,按现存部分推测,应该是一排红色的工字花纹和十字花纹栏杆交替相连,将菜园和房屋隔开。据考,这满畦青绿的菜地,是学子们曾玩耍流连的“后花园”。

  离开时,再回望一眼,暗暗勾勒那些不存在的轮廓:应该是小操场的位置,被硕大的木质粮仓占据;入门处,风雨廊的屋顶只剩檩条。唯有庭前一棵开花的小桂树,暗香流布,模糊了前世今朝。

  “用鹅卵石、河沙、石灰砌墙只能砌到2米左右,就要停下来,等泥浆干透,不然会倒”

  晚上有红色的蛾眉月,第二天就下起雨来。青山全不见,烟岚缭绕。雨雾中的白墙黑瓦越发沉静。

  子岩府外面正在修筑的半截围墙,已经用蓝色的塑料雨布罩上,压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