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巷原名仁济巷,1967年改名至今。此前为什么要称它为仁济巷?
1896年,一大批外国男女传教士和医生,来宜组建“宜昌基督教宣教事务会”。该会分为男女两部,男部当年在滨江路(如今电力局沿江大道一侧)开设普济诊所。女部由英苏格兰传教会资助,穆秉谦和范迪凯两位女士实施医、学、教三合一传播西方文化的方案。当年征用燎原巷东北侧至旧时南湖侧畔的土地,开始筹建仁济医院、修建基督教堂、迁建女公会学校。一堵墙头上布满玻璃棘刺的青石围墙把征用的土地圈定。
靠南侧的一扇笔直的院墙由西向东直抵湖堤街,该墙与南边的建筑物隔离三四米,形成以院墙为主体的“T”形小巷。横巷长、竖巷短。小巷全长200米,15个门栋,二三十户居民。竖巷居民较多,横巷居民集中住在解放路小巷口的南侧。小巷的东头南面有我市第一家三游洞冰厂在此生产冰块。
1914年,宜昌商埠局编制《拟修宜昌商埠缩图原理》规划,决定从古城外沿东南方向2公里以内拓展新市区,占地4.5平方公里。开辟一、二马路和通惠路(今解放路),拉开骨架修建商埠。通惠路穿城而出笔直向东,直抵仁济医院的围墙,通惠路就此打住,全长450米。当局无可奈何,铺修小巷替代通惠路向东延伸。因小巷依附于仁济医院,小巷也就被命名为仁济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