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读图>精彩推荐>正文

每人都为驱散雾霾做点什么吧!

A-A+2013年3月11日17:49新华网评论

  关于这场笼罩了十余省份的雾霾,网上的两张图,颇有意味地指出了反思的两条路径。

  一张是灰色的空白图,图片说明的大意是:这拍的是故宫,多美啊,你看到了吗?

  另一张图,由14张小图构成,14个画面都是从同一个角度俯瞰北京CBD核心区,连续14天不间断拍摄出来的。

  两张图的转发量不分伯仲。但图片背后的人,彰显的反思态度却大不同。前一张图是作图软件制成的,严格地说,那不是照片,而只是一个创意。后一张图是一个普通网民,14天里不间断地端着同一架相机,站在同一个位置,以同样的参数,按下快门。

  前一张图解构、嘲笑了这场雾霾。后一张图,一个普通人以最朴实的镜头语言,记录了北京最近14天的天气。

  一假,一真。一戏谑,一严肃。一感性,一理性。而后者正是这场雾霾话题讨论中,最稀缺、最不易陷入“雾里看花”的姿态。

  其实,大家都明白污染不全是政府的事儿,很多人都有私车,有诸多不低碳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雾霾里,人人都是颗粒污染物的制造者。一场雾霾,人人有责。

  但在网上,有时只剩下一种声音:一味地骂,扔完“砖头”就闪人,图一时痛快说不负责任的意气之辞,把网络当泄愤的意见菜市场。甚至出现了“大雾里出门遛狗,牵回来的是别家的狗”等各种狗血剧一样的段子。

  正如那张凭空创作的没有故宫的空图一样,点击量很高,笑声很大,可笑完了,又怎样?雾霾散了吗?

  说到底,抱怨、戏弄是低效、无用的。 与其那样,不如去做些什么。面对雾霾,每个人都难以逃避。政府做政府该做的,公民做公民该做的。

  政府必须负起责任来,眼下最容易做也最应该做的是驱散“信息上的大雾”,消除各种信息的不对等,给公众知晓权。政府在第一时间公布数据,发布权威解释,记者不用四处堵专家,听众多专家说意见打架的“我觉得……”,真相就不会“像雾像雨又像风”。

  其实,这场雾霾里,就算环保部门不公布任何数据,气象台不发布黄色预警,每个人的身体也都是监测器、预警器,人人都能感知到“老天变脸了”。

  “监测数据和群众感受不能‘两张皮’,必须把人民群众对环境的切身感受与监测数据统一起来”,不能“人民群众深受污染之害、苦不堪言,而监测数据喜气洋洋、自说自话”。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不久前的这两句话,在这场雾霾里,真可谓切景切题。

  再反观我们自己,每个人都与这场雾霾脱不了干系。上下联动的环境问题中,公众不应该是冷嘲者和围观者。环境问题绝不仅仅跟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这些“大”有关,也与我们每个人的“小”相关。

  我们出行不离汽车、过度使用空调、爱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浪费纸张、点菜不注意分量、洗澡爱用盆浴等等,这些点滴小“罪”,都最后转化成空气里的污染物。

  当我们调侃着这场雾霾是适合“草船借箭的日子”,在家关紧门窗,坐在空气净化器旁,采取所谓“自救”时,不妨稍稍反思下我们自己。或者,干脆从起身关掉电脑开始。

  没错,“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几乎是环保话题长年不衰的终结词,从哥本哈根会议,到贵州最偏僻乡村的环保课堂,概不例外。可正是这老生常谈的9个字,是解决诸多环保问题的真武器。

  雾霾终会散去,可这个终结词永不会散去。

  让我们再回头看那个用14天记录北京天气的摄影者,我们不知道他的职业、身份,这个眼睛藏在取景框后面的人,只是选择了自己认为对环保有用的方式,在网上表达他个体的“民意”。也许,和你我一样,他不懂什么专业的环境数据,也分不清雾和霾的区别,但他做了自己唯一能做的——端起相机。看来,很多网友读懂了他,回帖中,很多网友在反思政府的同时,没忘记反思自己。

  这个网民的小举动,无异于穿破重重雾霾的一缕阳光。

  (记者 从玉华)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