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候选院士至少16人湖南籍
其中多人专业属于应用层面,涵盖电力系统、航天器结构等领域
中国科学院8月1日发布了今年院士增选的初步候选人,其中至少有16人是湖南籍。通过对名单的梳理,记者发现,很多人的研究属于应用层面。
8月1日,中国科学院发布2019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此次公布的候选人共181人。其中,在湘高校至少3人入围,包括来自湖南大学、长沙理工的曹一家,国防科大的王怀民、李东旭(女)。至于湖南籍候选人,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6人(具体情况见表格)。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选人产生后,还将对初步候选人材料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经过会议评审产生正式候选人和终选候选人建议人选以及终选投票等程序,确定最终当选名单。
湖南相关候选人至少有3名女性
根据在湘高校候选人及湘籍候选人的信息,可以发现,曹一家既来自在湘高校,又是湘籍。这18人中,女性有3人,分别是李东旭、陈子江、邓少芝。
在国防科大,有一位女学者,30年来潜心科研,她就是李东旭。自1990年以来,她一直从事大型空间结构的振动控制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浏阳人陈子江,是国内生殖医学领域的专家。今年2月28日,《柳叶刀》期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体外受精冷冻单个囊胚移植与新鲜单囊胚移植的比较”。这是她的团队完成的又一成果。文章揭示了冷冻单胚移植可以显著提高胚胎的着床率。
微纳光学是当前光学学科发展最活跃的前沿之一,结合了光子学与纳米技术的前沿成果,在光通信、光互联、光存储、传感成像、传感测量、显示、固体照明、生物医学、安全、绿色能源等领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邓少芝就是这一领域的专家。
专业属于应用层面的较多
从专业领域来看,来自在湘高校以及湖南籍的增选院士候选人中,有很多来自应用领域。例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航天器结构与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等。
现任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的曹一家,来自益阳,是电力系统方面的专家。2014年,时任湖南大学副校长的他,来到湖南工大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畅谈“有智慧的电力技术”。
面对在座的师生,他告诉大家,电力系统是人类历史上构造的最复杂的工业系统之一,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巨大的动态系统;电力信息系统是智能电网的“神经中枢”。
去年,又一个前沿项目落户湖南,而领衔的科学家,是平江走出的北大教授——彭练矛。他也是今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之一。
去年7月,湖南先进传感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在湘潭大学揭牌成立。研究院的成立,是落实湖南省政府与北京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的重大举措,也是北京大学与湘潭大学的交流合作项目。
“未来的世界是离不开芯片和传感器的智能世界。”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湖南先进传感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彭练矛说。
“我的老家在湖南省平江县,虽然离家北上多年,但对家乡的感情却愈发深厚,更要支持家乡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彭练矛说,希望未来湖南的学子能为信息技术多作贡献。
潇湘晨报记者 朱宗威 长沙报道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