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政协委员徐自强为重创病人发声,建议对严重创伤病人直接输注“o”血,打破常规的输血流程,缩短等候抢救时间。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徐自强为重创病人发声,建议对严重创伤病人直接输注“o”血,打破常规的输血流程,缩短等候抢救时间。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陈宗昊 徐士洁 北京报道

  作为从医多年的急诊科大夫,徐自强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以最快的速度为急救病人留出更多的抢救时间。而作为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徐自强将这份责任带来北京,在两会期间为这份珍贵的“抢救时间”发声。

  作为十三届全国政协的新委员,去年一年的履职过程让他感触满满,“去年我所提出的普及急救知识以及全科医生问题,都得到了各方的支持,老百姓对急救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全科医生这个职业也多了一份尊重。”

  今年,徐自强为重创病人发声,提出了《推行对严重创伤病人直接输注“o”血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对严重创伤病人直接输注“o”血,打破常规的输血流程,缩短等候抢救时间。

  与时间“抢”生命的急救大夫

  1996年,徐自强来到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在和各类急诊病人打交道,休息的时间屈指可数。“这是我们的工作常态,急诊科就是与时间赛跑,抢救病人的生命。”如何为严重创伤病人留下更多的抢救时间,成为了他多年来的心事。

  去年7月,徐自强去到以色列学习,他发现以色列的创伤病人很多,而他们的医疗机构所做的,是对严重的创伤患者直接输注“o”型血,“实施了快速、高效的绿色抢救流程。”

  徐自强说,目前一般国内的医院针对严重创伤患者的输血,还是一套很传统的流程,先进行抽血、了解血型,随后血型配验,交叉配血,配型成功后再进行输注,这样一套流程走完,至少要耗时一小时以后,

  “很多重创病人,就在等待中流失了最佳的抢救时间。”

  以色列的这次学习之旅,给了徐自强很大的启发,回国后,他进行了多方走访调研发现,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尤其是失血性休克患者,活动性出血是致死的首要原因。创伤后的早期(24小时内)死亡中,30%-40%死于难以控制性出血。而紧急输血和外科止血是抢救严重创伤患者的主要措施,但手术止血需要时间,如果能够在输血环节上打破常规,就可以大大缩短等候抢救的时间。

  为重创病人发声的政协委员

  为挽救生命、积极救治患者,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的专家于2013年发表了《特殊情况紧急输血专家共识》,提出了在法律尚无明确规定的特殊情况下,允许医生为挽救患者生命,采取紧急输血措施,即血型不明时紧急输注“o”型红细胞的处理流程。但由于它是行业内的学术共识,不是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的法规或条例,它在法律、法规层面上权威性不强,所以在医疗机构的执行力不强。

  徐自强认为,制定对于严重创伤患者直接输注“o”型血,不仅仅是临床技术问题,更是法律、伦理问题。“我国严重创伤致死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45岁,这种人群是家庭的顶梁柱,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成功抢救一个创伤患者,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

  目前,在四川华西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个别医疗机构,为了赢得抢救时间,就是对严重创伤患者直接输未配血的“o”型血。

  所以徐自强建议,国家卫生主管部门修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增加“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可以直接输注未配血的‘o’型血的条款。同时修改相配套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在相应的条目中,制定“严重创伤的判断标准和直接输注‘o’型血的操作流程”。

  “对于一个急诊科医生来说,我们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一个个抬进来的人,能够站起来走出医院。”徐自强说,看着病人能够康复走出医院,这是我们医生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