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片成人感冒药,伤了宝宝的肾
八成家长给孩子服过成人药 专家:孩子治疗不能参照成人,掰一半的做法不可取
“小孩子得的病不是跟成年人一样吗?只要将成人药适当减量,不就可以取而代之了?”由于目前小儿专用药物较少,而家长又对于儿童用药不甚了解,给儿童用成人药的现象非常普遍。
11月24日,在长沙召开的由金伯利鼎力支持的“2012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年会暨儿科发展论坛”上,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兼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教授表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儿童的治疗不仅不能随意参照成人,儿科的设置也应具备其独特性。
半片感冒通,宝宝尿血了
长沙市民陈女士的宝宝刚满2岁,两天前,宝宝因着凉开始出现流鼻涕、咳嗽的症状。“因症状较轻,我也就没多在意,刚好家里的儿童感冒颗粒没有了,我翻出平时自己用的感冒通,对照使用说明,把药片掰成两半,给宝宝吃了半片。”陈女士说。
第二天一早,带宝宝尿尿时,眼前的情形把陈女士吓了一跳。只见尿水像洗过肉的水一样,呈现出淡红色,如同尿血一样。
一家人赶紧抱着宝宝上医院,医生询问了用药史后说,虽然感冒通是常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但孩子却用不得。“有些孩子服2/3片,即会产生血尿。一般在服药后,长至3日,短则3-4小时出现。这主要是因为该药含有双氯芬酸的成分,对肾脏尤其是肾小管功能有损害作用,又可引起肾脏急性过敏反应;还可导致急性血小板减少与多种脏器出血。加之小儿排泄功能又差,所以就出现了血尿的情况。”
小孩用成人药易产生不良反应
有调查数据显示,80%的患儿家长承认,曾给孩子服用过大人吃的药物。几乎所有患儿家长都认为,成人用药与小儿用药只是剂量大小的不同,只要注意减量,大人的药就可以用于小儿治病。
对此,专家表示,小儿用药的剂量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差异很大,有的不是简单地由体重推算出来,而是根据小儿的生理机能及对药品的敏感性确定,用量过小可影响疗效,过大可能发生毒性反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组织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功能也不完善。与成人相比,若药物使用不当,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引起发育障碍,造成后遗症。
以抗菌药为例,诺氟沙星、氧氟沙星、伊诺沙星、环丙沙星等,均可引起儿童关节病变和影响其软骨生长发育,故18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皆不宜使用。
解热止痛药如安乃近也有导致过敏、虚脱、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副作用,严重者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故婴幼儿应慎用。
此外,小儿的皮肤和黏膜又薄又嫩,血管也很丰富,对外用药的吸收量较大,有时会因此引起严重反应,甚至发生全身中毒。如硼酸软膏、可的松药膏及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等,使用中都曾出现上述情况。
■记者 洪雷 通讯员 姚家琦 李奇
新闻幕后
我国至少还缺
20万儿科医师
儿科学不能照搬成人体系
“比照发达国家标准,我国至少还缺20万儿科医师。”朱宗涵表示,不仅是用药方面,儿科有太多成人医学所没有的更为丰富的内容,可一个儿科医学生却要花整整5年最宝贵的时间去学习基于成人医学的医学系课程。
“一个儿科医学生在他的大学阶段,儿科学只占十分有限的时间。当他们进入儿科住院医生培训时,对儿科学几乎毫无所知。”朱宗涵说,当这些学生成为儿科医生时,只知道儿科是成人医学中的缩小:“小儿科”。
“其实现在儿科的发展面临着各方面的限制。”朱宗涵说,目前国内的儿科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儿科医疗机构严重不足,儿科药品严重不足。同时,儿科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社区和基层儿科服务缺乏,没有社区儿科医生。
“医学院校中的儿科系在1998年就撤销了,从此失去了儿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对儿科教育、科研和学术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朱宗涵表示,儿科学应该构建一个综合的学科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医学教育,而不是照搬基于成人的医学体系。
湖南模式
“儿科学院”
培养模式引关注
为扩充儿科医师队伍,省儿童医院推出的“儿科学院”模式为儿科医师的培养提供了摇篮,引发了全国同行的热议。
“2010年开始,我院与南华大学合作成立了儿科学院,开展了儿科专业研究生、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培养任务,已招收研究生47名、本科生44名。”省儿童医院院长、儿科急救专家祝益民教授说,“儿科学院”将被打造成培养儿科医师、解决儿科医师“荒”的摇篮,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儿科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