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社会更多得在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问题,相对而言对于老人的关注就少了很多。然而,即使他们已经走在了人生的边缘上,即使他们已经不能再为家庭和社会做出很大贡献,但给他们一个温馨,有爱的晚年却是必不可少的。
笔者也是来自农村,在我们那个地方的老人,很多都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以前,虽然苦,但一家人总是围在一块儿,儿女娶嫁也多事本村本镇的乡亲,人们的工作主要是务农,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也让一家人的亲情能够以外在的形式表露出来。近些年,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农村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闭塞落后的地方了。年轻人们多数选择外出务工,当然,这一方面是由于外面新兴世界的吸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现代社会所给与的更多生活压力。
此外,城里人的生活节奏也随着社会加快了,出生在城里的人不再像以前那般有优势,他们也将面临更多的竞争。于是很多年轻人在进入社会工作以后,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他们有加班,有应酬,有朋友聚会,总之有忙不完的事情。而另一端是父母盼望他们回家热切的双眼。
父母对于子女最大的愿望不是要我们有多成功,挣多少钱,而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而作为子女的往往与父母的想法背道而驰,笔者有朋友曾经说道:没挣着钱,过年都不好意思回家。或许,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想法,才让原本温暖的亲情一再降温。中国人讲究团圆,尤其在过年过节更是以团聚为目的,有多少父母会嫌弃自己的子女挣钱不多呢?
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是美国的一对老夫妻为了让儿女回家看望他们,相出了一个办法:给儿女发工资,要是把孙儿带回来还会得到额外的奖励。这算不算是一种讽刺?对于亲情的讽刺和亵渎。这已经彻底扭曲了亲情原本的价值和无可替代性。如果可以用金钱去衡量,那么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心血又该是什么价值呢?
现代人忙,是理由,但不能作为一次次的借口,不可能一直那么忙吧,趁假期,趁节日,多回去陪陪父母,推掉一些应酬,少一点自己的娱乐,趁父母还健在,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发生。
笔者希望,作为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哪怕只是单单陪在他们身边说说话,我相信他们的笑容也会好似灿烂的,心里一定也是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