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洞庭湖再次发现新鸟种
长江信息报讯 洞庭湖的寒风冷雨没有挡住来自世界各地观鸟队员的热情,经过12小时的紧张角逐,第十届洞庭湖国际观鸟大赛竞赛活动于昨晚6时全部结束。大赛组委会统计显示:本届观鸟大赛共记录到147鸟种,记录最多的魔都魔王队93种,获得优胜奖;水木恨狐队记录偶现洞庭湖的红胸黑雁鸟,由此获得了本次观鸟大赛的至尊鸟种奖;贵人神助队、东南荒盟队、巴蜀龙鸟队获得特殊贡献奖。
昨天凌晨5点多,巴陵大地一片漆黑,但这并未阻挡近百名观鸟参赛选手的脚步,他们草草地吃过早餐,带上中午的干粮,便匆匆钻入茫茫雨幕,赶往采桑湖和大、小西湖大堤,以及君山公园沿线约30公里的湖区,深入洞庭湖腹地,开始了他们12小时内的艰难角逐。
“观鸟是个技术活!”湖南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事实上,观鸟就是观察、欣赏和认识野生鸟类,要切记“只可远观,不可近看”。拍摄野生鸟类,应采自然光,不可使用闪光灯。发现特别鸟种的栖息地或育雏地时,要守口如瓶,谨记“不干扰”原则。如果到野外观鸟,最好穿素色裤装,并穿不易打滑的鞋,可带长木棍打草惊蛇,并自备食品与饮料,还要记得带走垃圾。
大赛组委会介绍,虽然大赛期间雨雾朦胧,但本届大赛成绩依旧卓著:21支参赛队伍半天时间观鸟总数达到了147种,最大的成绩是发现了红胸黑雁鸟种。和往届观鸟赛相比,本届参赛队伍记录的鸟种偏少。大赛评委指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天洞庭湖的天气能见度不足,及部分参赛队员准备不充分和经验缺乏、地形不熟悉等有一定关系。不少参赛队员表示,由于观鸟赛期间的连绵阴雨,队友并未尽兴,他们希望下次再来岳阳,等天气好时欣赏到更多洞庭湖越冬候鸟。
按照观鸟节活动安排,昨天下午2点多,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君山林阁老巡护监测点放飞了200只候鸟,其中包括豆雁、灰雁、赤麻鸭等。这批佩戴北斗定位跟踪器的鸟儿,在开启新征程的同时,还背负着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研究和探索鸟类未知奥秘的期望。据介绍,洞庭湖也是全球重要鸟类的栖息地和过境通道,在洞庭湖每年越冬的候鸟达到20多万只,东洞庭湖的鸟类占整个洞庭湖的80%以上。洞庭湖现分布有348种鸟类,其中常见越冬水鸟有60多种,18万余只,为了了解东洞庭湖鸟类的分布概况,栖息规律和迁徙线路等鸟类基础数据,为鸟类及栖息地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湖南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国家林草局和省林业局等主管部门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组织和部门合作启动了卫星定位、鸟类监测和研究项目。
(长江信息报 记者 郝家勇 特约记者 汤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