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张英长沙报道
一个三脚架,几台相机,数以千计的精美照片。过去四十年,一位老摄影记者不辞辛苦地拍下了一座城的万千变化。
老摄影是钟友援,这座城叫做长沙。
15年前,钟友援是长沙晚报的资深摄影记者,再往前的1976年,他是长沙市工人文化宫的摄影专干。从1976年至2003年,钟友援用他的相机记录下了长沙市重点工程建设的难忘瞬间,诸多照片成为了记录长沙城变化发展的绝版典藏。
近日,我们走进钟老师家里,他用一幅幅很珍贵的照片梳理出一段段老长沙城的难忘记忆。
第一段记忆关于黄花机场。
长沙机场的历史,钟老师说最早要追溯到大托铺机场。最早,长沙民航于1957—1989年进驻大托铺机场,并投资对大托铺机场保障设施进行了改善。如将跑道扩建为2300米长,新建中心联络道5100平方米,装有较为完善的导航设备和夜航灯光设备,当时民航的三叉戟、伊尔-18机型等飞机均可昼夜在大托铺起降。

钟友援1967年从军,在部队时就开始玩摄影。转业后,对军队非常熟悉的他依然有更多机会拍摄部队题材作品。
他说,因为长沙大托铺机场产权属于空军,空军训练任务日益频繁,与民航运输增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且大托铺机场周边已逐步城市化,不能起降大型运输机,制约了民航客货运输的进一步发展。
1986年6月25日,选址在长沙县黄花镇的长沙黄花机场正式动工,机场占地面积约3500亩,包括跑道、候机楼、航管楼、航油库、无线电通讯导航、气象等项目。





钟友援说,从大托铺机场搬迁到黄花机场后,长沙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立即从1988年的10万多人次激增到1990年的27万多人次。1994年,长沙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跃升到13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实现从10万人次到100万人次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