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张英长沙报道

  作为从事摄影40年有余的老记者,长沙晚报的钟友援脑海里有很多难忘的拍摄经历,这些经历与长沙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紧密相连。

  最让他记忆深刻的还是1986年那一次。彼时供职长沙晚报的他想到可以一试的法子:航拍长沙,尽管在此之前湖南媒体界未曾有过。

  经过策划,一个“高空看长沙”的构想油然而生。经得报社领导同意,包括钟友援在内的7位报社成员参加了第一次起飞拍摄。

  “大家反复研究,确定了拍摄的重点和区域和建筑群,联系了飞机,申请了航线,一切都很顺利。”

  1986年6月6日,摄制组来到了大托铺机场。登上一家安—2型小型飞机(撒农药用的低空短距离飞机),省民航局副局长驾驶。飞机上没有窗户,于是把机舱门卸下,三位摄影记者站在仓门口拍摄,每人身上栓一根安全绳,绑在机舱座位上。

  钟友援回忆,站在机舱门口风急又大,机身晃动,噪音振耳,随行的同事有的被晃得只想吐。

  但是那一趟留下了很多珍贵的镜头,俯瞰长沙也成为湖南媒体界的第一次大胆尝试。

1986年,俯瞰橘子洲头。1986年,俯瞰橘子洲头。
1986年,湘江一桥俯瞰图。1986年,湘江一桥俯瞰图。
1986年,俯瞰长沙市五一路,蝴蝶大厦正在建设中。1986年,俯瞰长沙市五一路,蝴蝶大厦正在建设中。
1986年,俯瞰长沙火车站广场。1986年,俯瞰长沙火车站广场。
1986年,俯瞰长沙西湖渔场。1986年,俯瞰长沙西湖渔场。
1986年,俯瞰长沙自来水厂。1986年,俯瞰长沙自来水厂。
1986年,俯瞰长沙烈士公园。1986年,俯瞰长沙烈士公园。
1986年,钟友援(右三)一行就是乘坐身后的这座小型飞机完成的高空拍摄。1986年,钟友援(右三)一行就是乘坐身后的这座小型飞机完成的高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