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放生的白颈长尾雉身上佩戴了卫星定位追踪器,通过接收信号可获得其活动轨迹、存活状况及与环境的融入情况、遭受危害情况等多种数据
红网长沙11月7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童妙 通讯员 何志高 陈凯军 张瑜)今天,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在湖南省林业种苗中心和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再引入16只白颈长尾雉,让它们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白颈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外数量稀少。分布于江西、湖南以及浙江西部、福建广东北部、贵州东部及安徽南部。内陆地区栖息于海拔1000~1500米处,沿海地区可见于海拔200~500米的地方。
“我们通过人工繁育,再把它们放飞大自然,从而扩大野外生存种群。”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主任李立介绍,中心从1996年开展白颈长尾雉救护工 作,并对白颈长尾雉的人工养殖与饲养管理、人工孵化育雏、笼养行为和笼养繁殖生态、疾病防治、野化训练等方面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目前,已人工繁殖白颈长尾 雉300余只,建立了白颈长尾雉人工繁殖种群。繁育5代以上,种群结构合理。
“我们给每个待释放个体都佩戴了卫星定位追踪器。” 李立说,通过接收白颈长尾雉佩戴的无线发射器发射的信号,结合定期开展的野外实地监测所得数据,获得其活动轨迹、存活状况及与环境的融入情况、遭受危害情 况等多种数据,评估再引入效果,并提出白颈长尾雉及其栖息地野外保护措施。
相关阅读
再引入:是一种经过科学评估后将物种重新放归大自然的一种拯救性保护措施,主要用于野外已灭绝的物种或濒危物种,一般可从圈养或其他地区的亚种中挑选合适的个体进行野放。目的是使再引入的物种恢复和扩大野外生存种群,以更好地保护该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