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杨开慧。
杨开慧与幼儿时的毛岸英、毛岸青合影。
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这位开国领袖为中国的自由和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最亲密的爱人杨开慧为此牺牲,年仅29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人们深切怀念伟人与英烈的丰功伟绩。
与毛泽东离别后,杨开慧有着怎样的情感世界?面对死亡,为何她会显得出奇的冷静?1982年和1991年修缮杨开慧长沙县板仓故居时,人们相继在故居内发现了杨开慧亲笔的手稿,这些谜团得以解开。但对于毛泽东,这些却是他最揪心但永远无法获知的秘密了。
湖南作家网主编余艳仔细研读了这份泣血的上万字手稿,2013年12月,她据此撰写的长篇纪实小说《杨开慧》出版。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她特别为本报撰写此文,追忆杨开慧对毛泽东那份深情的思念和苦恋。
壹 “我检(简)直要疯了!我设一些假想,恼(脑)子像戏台一样”
1927年9月底一个月淡星稀的夜晚,毛泽东把杨开慧母子几人悄悄送回了板仓老家。
那正是白色恐怖疯行城乡的时期。自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对共产党人进行疯狂捕杀。李大钊、罗亦农等人相继遇害。在当时的中国,连乡下人都知道,抓一个“红脑壳”,政府就奖十块大洋。像毛泽东这样著名的“红脑壳”,自然是反动派枪口随时瞄准的对象。
1927年,就在板仓,就在杨开慧简陋的卧室,毛泽东夫妻一别,就再也没有相见。杨开慧在手稿中写道:
无论怎样都睡不着,虽然是倒在床上。一连几晚都是这样,合起来还睡不到一晚的时晨(辰),十多天了,总是不见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