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各地>正文

湖南现心灵关怀员 千余癌症患者获临终关怀(图)

来源: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2012年11月29日08:34【评论0条】字号:T|T

11月27日,湖南省肿瘤医院,一名临床心灵关怀师在鲜花和音乐环绕的房间里与一名患者谈话。记者 龚磊 摄   11月27日,湖南省肿瘤医院,一名临床心灵关怀师在鲜花和音乐环绕的房间里与一名患者谈话。记者 龚磊 摄

    当生命仅剩最后一程,是痛苦求存,还是安详离去?

  新出现的“心灵关怀师”会告诉你:生命的质量与长度同等重要。

  当你身患重症,别怕悲伤来袭,你不会再陷入绝望。

  今后,病榻旁的“临床心灵关怀员”会守护在你身边,为你提供专业细致的心灵安慰。

  这5年,湖南已有千余癌症患者在他们的守护下,微笑离去,也有数千人从心灵关怀中受益。

  11月27日,湖南省医院协会临床心灵关怀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委员会将指导全省二级以上设有肿瘤康复科的医院开展临床心灵关怀服务,让一些癌症患者在有限的时光里,能够温暖、安详、舒适、有尊严地走到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记者  洪雷  通讯员  彭萍

  “我的人生即将结束,但已无遗憾”

  两年前,30多岁的李丽右侧腹股沟长出一个肉瘤,随后病情急剧恶化,右腿淤血肿胀,大面积溃烂,已是晚期肿瘤。病痛给李丽自尊心带来的伤害,更让她的情绪变得极为消极,暴躁易怒、悲观绝望,阴霾迅速笼罩了这个曾经幸福的家。

  “后来他们经过介绍找到我,第一次探访她时,她见人就哭,一直对我说,不知该如何活下去。”临床心灵关怀师、主治医师邹然回忆说。

  “这样的病人,最需要的就是家庭、爱人的关怀。”在随后的交流中,邹然总是握着李丽的手,“我们就是你的朋友,无话不谈的朋友,你心里要是有什么委屈,就跟我们说,说出来,就不会那么痛了。”邹然一边舒缓气氛,一边不断疏导,告诉她即使患病,一样可以活得开心。

  为了转移李丽的注意力,邹然对她说:“跟我讲讲你和你老公的故事吧!”在邹然的引导下,李丽回顾起两人相识、相爱、结婚、生子的往事,渐渐地卸下了防备。

  邹然又找到李丽的丈夫,他是个老实的农村汉子,可是也已被妻子的疾病折腾得身心俱疲。“我知道你的委屈,你真的很不容易,可你的妻子更艰难呀,她遭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她发脾气,是因为生命正在她的面前一点点溜走,这个时候她更需要你的关怀。”邹然还鼓励丈夫多给妻子说一些温柔的情话,让她感受到丈夫还在爱着她。

  几番交流,一天,丈夫把李丽揽在怀里,说:“不管你这段时间还有多长,我会一直陪伴你。”李丽眼泪夺眶而出:“我也一样,我知道我的人生很快就要结束,但能够跟你在一起,我已经没有遗憾了。”说完,李丽的脸上竟然出现了消失了许久的笑容。

  “她丈夫后来对我说,那是他妻子留在世上最美的笑。”邹然说。

  17岁的年轻生命,他慷慨走完

  17岁的周凯(化名)是湖南农大的学生,前年,因患鼻咽癌,癌细胞向肺部、骨髓转移,周凯在很短的时间内病倒。邹然说:“看到他时,高高瘦瘦的小伙子已经不能下地走路了。”

  可周凯家非常穷,一家四口挤在一个单间里,用邹然的话说,房子又黑又小又冷。

  没有医治能力,周凯在床上一躺就是半年。疼痛和穷困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的身心。有几次,他在卫生间把小刀拿出来,准备朝手腕上划去,幸好发现及时。可是在他的表情中,已经只剩下绝望和淡漠。

  “你这么小,就把我当姐姐吧,让姐姐陪你说说话。”探访周凯时,邹然一直握着周凯的手,始终说着关怀和鼓励的话。“尽管家里没钱,可是你看,你的爸妈一直都没有放弃过你,还有你的朋友们,你忍心让他们看到你消极地等待死亡的样子而悲伤流泪吗?”

  邹然和周凯真的就像姐弟一样,一聊就是2个小时。“生命不论长短,但一定要赋予它意义。”邹然最后对他说道,“不论你还有多长时间,你都应该珍惜这段活着的时光,善待爱你的父母,善待爱你的朋友”。

  之后的几个月,周凯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情绪却反而积极。“我还有爸妈陪在身边,我不能让他们看着我颓废的样子难受,我要笑着离开。”去世前,周凯给自己拍了一张照片,他对爸妈说:“这就是我的遗照,以后想我了,拿出来看看,就当我还在你们身边。”

  去世后,依照周凯的遗愿,家人捐献了他的眼角膜。“他说,希望能把光明留在人间。”

  关怀师说

  最后时刻,从容告别

  病榻之前,温暖抚慰

  现代医学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应该是躯体、精神、社会保持完美的状态。对于临床医务人员来说,面临的挑战不仅是从躯体上去治愈病人的疾病,更要理解病人的语言和情绪,理解疾病给病人带来的心灵创伤,尤其是对待那些痛苦的癌症病人。

  事实上,临终关怀只不过是临床心灵关怀的一个部分,大多数因疾病引起的患者心灵上的创伤都能通过临床心灵关怀来予以平复。

  在我遇到的病例中,患者因患病、受伤等导致自身情绪问题,与家庭发生矛盾的情况比比皆是,心灵关怀师就像是在两者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了沟通,很多矛盾便有了解决的渠道,关怀师也因此和患者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可是心灵关怀师能够解决的问题仍是少数,更多的问题在我们的能力之外。由于义工人数、工作时间有限,如护理、照顾等工作都难以开展。与此同时,家庭矛盾、经济问题等也难以由心灵关怀师来解决。      

  ——临床心灵关怀师邹然

  数据  

  每个病房都有

  “临床心灵关怀员”

  湖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刘景诗介绍,医院在国内率先启动临床心灵关怀项目以来,已有84位学员参加系统的临床心灵关怀知识的培训,其中19名学员获得临床心灵关怀师证书。

  5年中,数千人得到临床关怀服务,目前,医院每个病房都有1-2名“临床心灵关怀员”,她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注入心灵关怀,在休息时间进行心灵探访,有效缓解肿瘤患者因疾病、手术、经济压力而导致的人格及情绪的改变,帮助他们重树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展望  

  全省二级以上医院

  将开展心灵关怀

  湖南省医院协会临床心灵关怀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晓红介绍,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之后,将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多项主要工作,包括建立专门的培训中心和一个由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心灵关怀师及志愿者等组成舒缓治疗(临终关怀)病房。

  “我们要在国内建立首个临床心灵关怀培训基地。”刘晓红说,心灵关怀管理专业委员会还将指导全省二级以上设有肿瘤康复科或肿瘤科的医院逐步开展临床心灵关怀医疗服务,满足全省肿瘤患者的关怀需求。

  他山之石

  美国:2/3病人都得以临终关怀    

  心灵关怀在发达国家已较为普遍,我国香港等地也已有较成熟的经验。在香港玛丽医院,每位癌症病人接受的是由医生、营养师、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社工、临床心理专家、义工、牧灵工作者组成的专门治疗小组的全面照顾。

  在国外,临终关怀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既有独立的中心管理系统,又与其他各部门协作;既有独立的临终关怀院,也有属于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护理病房,另外还有社区临终关怀护理中心和居家照护。在美国,2/3病人死在家中,因此居家照护是最主要的临终关怀形式。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