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华银电力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时,大股东大唐集团就承诺:三年内将湖南地区的优质电力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此后,再无下文。
八年后,大唐集团这次又承诺,在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注入。这回,大唐集团能说话算数吗?
2014年7月1日晚间,华银电力的一纸公告让折腾多年的资产注入出现了一丝曙光。
当天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上,以93.54%的票数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控股股东规范股改承诺的议案》。会议资料则显示,华银电力打算向大唐集团定向增发,购买其在湖南地区的优质电力资产,这一事项将在2017年6月30日之前完成。
又是一个“三年内注入资产”的承诺,早在八年前股改的时候,大股东大唐集团就是这样说的。
大股东将兑现股改承诺
6月27日,华银电力公告称,由于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重大事项,股票实施停牌。
7月1日晚间,公司发布的临时股东大会公告并未带来太多惊喜,更多的似乎是大股东股改承诺的修改和延期。
“这或许是公司收购大股东湖南地区电力资产的第一步棋,随后将择机发布定增具体方案,并最终完成大股东电力资产的收购。”一位接近华银电力的投行人士认为。
实际上,早在八年前股改时,大股东大唐集团就承诺:计划将大唐湘潭发电公司、大唐耒阳发电公司、大唐石门发电公司注入华银电力。不过,由于2006-2012年,火电严重亏损,上述三家发电厂均无法满足注入华银的条件。
公告显示,大唐集团承诺将在2017年6月30日之前将电力资产注入华银。这回打算注入的资产与股改承诺差别不大,包括大唐湘潭发电和大唐耒阳发电两家火电企业,而石门发电将被剔除,换成另一家盈利尚可的小水电公司。
关键是拟注入资产达到盈利标准
上述电力资产注入的“命门”很简单,就是盈利要达标。公告显示,自2013年以来,随着煤价回落低位运行,大唐集团在湖南电力资产盈利能力和经营目标得以提升。
“大唐湘潭发电、大唐耒阳两家企业本身资产状况都不错,前几年主要受煤价处于高位拖累。现在煤价回落了,刚性成本就会下降,今年赚钱就没问题了。”华银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一旦达到盈利标准,就具备注入的条件了。”
据了解,资产注入履行条件包括:“拟注入资产不出现盈利能力下滑且符合上市条件、能提升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或净资产收益率。”
定增方案尚待确定
资产盈利状况达标后,剩下的就是资金问题。
从资产负债表看,华银电力账上近5亿的货币资金并不宽裕,要完成这个时间跨度已很长的资产收购,也不是件易事。
此外,今年华银电力还进军了几个风电项目,现金流压力不小。因此,这回华银电力打算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主要用股权来换取大股东的上述电力资产。目前,定向增发的具体方案尚未明确。
停牌前,华银电力股价收报3.03元。(滚动新闻记者 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