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国斌

  湘江北去,一路逶迤。在下游地区,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江呈三角形分布,各距半小时车程。

  这个城市群在不到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了湖南省70%以上的科研机构、70%以上的创业创新平台、6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湖南省70%的科技成果,实现湖南省6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湖南的三一重工是世界级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其长臂起重机和泵车的制造设计,需要精确的受力数据分析支持,必须要借助超级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才能完成。此前,他们只能与国外合作,受到专利费高昂等诸多掣肘。

  随着11月4日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在湖南大学揭牌运营,三一重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应用软件环境。

  国 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于2010年10月由科技部批准组建,采用“天河一号”主机系统,峰值计算性能达1372万亿次/秒。据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李 肯立介绍,“天河一号”是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从仿真设计、医药研发,到气象预报、地理测绘,“天河一号”都有用武之地。

  原长沙建 设机械研究院,曾是国内唯一一家从事建设机械科研开发的综合型研究院。转制改革为中联重科后,完全与市场接轨,加速原有科研成果的转化,增强根据市场开展 创新的能力,以每年不低于销售额5%的科研经费投入,成为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工程机械企业,目前位列全球工程机械第六位。20年间,实现从研究院到国有企 业、股份制公司、全球化公司的“三级跳”。

  近些年,湖南依托科研院所转制内生培育出中联重科、南车时代、海利化工、隆平高科、红太 阳光电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据统计,长株潭72家科研机构,目前已有39家转制为企业。这些企业成为产出成果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近5 年,共取得应用类科技成果3850项、转化成果2690项,产生专利4160项、应用专利2430项,制定国家标准150个,研发形成重点新产品1600 个。2013年,39家科研院所转制企业中,有1家主营业务收入过900亿元,1家过140亿元,5家过10亿元。

  如今,长沙、株洲、湘潭的一体化步伐越迈越快。

  长株潭城市群目前已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实现了“交通同网、能源同体、电话同号、信息同享、金融同城、生态同建、污染同治”,产业建设、城市管理、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等一体化进程正加快推进,构筑了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初步基础。

  政府间协作机制保障长株潭创新要素高效配置。长株潭三市签署的科技合作协议明确共同出资建立长株潭科技合作发展资金,用于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知 识产权协同共建保护长株潭创新活力。2009年,三市签订共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群合作协议,启动长株潭城市群知识产权示范工程;2010年,在全国率先启 动“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市场”创建活动,共同搭建长株潭专利及知识产权中心、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版权交易中心等知识产权交易平台。2013年,长株潭三 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全省的58.76%和60.17%,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比重分别高达74%和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