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4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图/宋玉成)春往北,秋往南。又到春暖花开时节,全世界数以亿计的候鸟已经从越冬地启程,向繁殖地回归。

  洞庭湖是候鸟北归的起点之一。这个冬季,超过了40万只候鸟在这里度过了将近半年的温暖时光。眼下,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踏上了“返乡路”。

  每年的4月第一周是我省“爱鸟周”宣传活动周。今年是我省第41届“爱鸟周”,宣传主题是“守护蓝天精灵,共享美好家园”。林业部门呼吁,正值候鸟北迁,大家携手“护航”。

(白琵鹭)(白琵鹭)

  [追踪]

  湖南获救小天鹅,已在内蒙古开启新生活

  4月6日下午,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钟新闸水域,30多只小天鹅在湖面嬉戏、打闹,欢快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它们时而在水中悠闲游动、翻身捕食,时而在半空中盘旋飞翔。

  这些小天鹅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不少小伙伴已经“回家”了。刚刚过去的越冬季,有4000只小天鹅在洞庭湖越冬,在这些小天鹅中有两只“小明星”名叫月月和平平,它俩因为受伤受困被救助。

  去年11月23日,岳阳屈原区青港村的虾农胡正华来池塘喂虾时,意外发现了受伤严重的小天鹅月月,他不敢上前惊扰,尝试着撒点食物希望它自行恢复。可一段时间后,小天鹅月月依然不见好转。他急忙联系林业部门,开展专业救治。

  平平与月月遭遇相仿。经过专业救治,两只小天鹅被放归。但在放归前,当地给它们戴上了颈环式鸟类追踪器,一来可以方便及时救助,二来还能实时传输候鸟的行为数据。通过回传的数据显示,两只小天鹅已飞抵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开始了新的生活。

(斑嘴鸭)(斑嘴鸭)

  [监测]

  斑尾塍鹬一次可飞行一万多公里

  据介绍,安装在它们身上的追踪器,通常每一个小时记录一次它们的行为数据,包括经纬度、活动量、速度、高度、温度等指标。

  “安装追踪器的基本准则,是不能影响鸟类的生存和活动。”省动物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立波介绍,目前我国的鸟类追踪器监测能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待机时间长达5年以上,监测数据更新时间可按秒计算,自重最轻可做到3至5克。回传的数据可以更科学、准确地揭秘候鸟的迁徙行为。

  目前,所监测到的连续飞行能力最强的鸟是斑尾塍鹬。它在南迁时,能从美国的阿拉斯加能够连续飞行11天,飞行一万多公里,直飞新西兰。北迁能飞到我们国家的丹东地区停歇,也是一次性飞到,然后再从我们的丹东直接飞到阿拉斯加去繁殖。

  监测数据显示,斑尾塍鹬在起飞前通常会补充很多能量,体脂占比很高,尤其腹部脂肪很厚,这些就是它昼夜飞行的“燃油储备”。据跟踪监测,斑尾塍鹬经历过漫长无间断的飞行之后,体重会减至原来的三分之一。而斑尾塍鹬在洞庭湖有记录到。

(黑腹滨鹬)(黑腹滨鹬)

  [迁徙]

  大多候鸟已北归,最迟将在4月中旬“返乡”

  “从3月中旬开始,就有候鸟陆续开始踏上北归的旅途。”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宋玉成博士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通过保护区的40个监控可以看到,不少水域已经没有什么鸟了,说明北迁接近尾声,余下的小天鹅、灰鹤、罗纹鸭等水鸟,最迟也将在4月中旬迁徙。

  随着候鸟迁徙的步伐,“鸟叔”谭敦双又从县城住回了澧县梦溪镇彭家厂。24年来,每到候鸟迁飞的季节,谭敦双都会准时准点前来为它们“保驾护航”。

  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境内候鸟主要沿雪峰山脉、罗霄山脉和武陵山脉三条线路迁飞,南岭是南北鸟类迁徙的重要地理屏障,洞庭湖是越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在全球候鸟迁徙路线划分上,我省属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

  数据

  我省有鸟类504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10种

  三湘都市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通过巡护值守、执法打击、栖息地保护修复等方式,全省鸟类得到有效保护,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省有鸟类504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10种,包括中华秋沙鸭、黑鹳、黄腹角雉、金雕等多种珍稀濒危鸟类。”

  2021年底,省林业局首次组织开展洞庭湖区域水鸟同步调查,记录到洞庭湖区域的水鸟74种40.4万只,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140只,这是目前观测到的国内最大黑鹳种群。其中,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记录到水鸟54种29.8万只,同比增长3.4%。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由2015年的54只增长到136只;保靖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在种群数量由2015的300只增加到500多只。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监测人员介绍,按照往年经验,这群中华秋沙鸭将在四月末的时候分批启程,返回我国东北和俄罗斯繁殖后代。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