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12月2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曹立军在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数据,一项项真抓实干的成果,为我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较好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这一年,全市人民众志成城、不懈奋斗,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全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高质量发展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预计数,下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产业投资占比5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9.1%。

致力主攻项目、做优园区 形成多极发力的产业格局
●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报告点击]27个列入全省“五个100”项目全面完成年度计划目标,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7个,中联重科起重机械产业基地、金康光电摄像头、伟厦新材石灰石循环利用、金海钢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19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新闻回放]12月25日上午,我市在常德高新区举行中联重科建起公司“百亿发货”、智能工厂二期开工暨常德市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此次常德集中开工3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36.2亿元,其中,产业项目28个,总投资131.2亿元,分别占开工项目的87.5% 和96.3%。
中联重科董事长、CEO詹纯新表示,塔机智能工厂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中联重科的建筑起重机械将全面实现智能制造,不但会继续稳固和提升产品的领先优势,而且将构建一个智能的、生态的、共赢的产业集群和智能制造高地。
● 园区特色不断凸显
[报告点击]市级特色产业园区达到7个,常德高新区获批国家现代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桃源高新区获评省级先进园区。形成了中联系“1+20”、迪文科技“1+11”、溢多利生物“1+9”等一批优势产业链。“园镇合一”等改革稳步实施,常德经开区获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跻身国家级绿色园区。完成基础建设投入103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30万平方米。
[新闻回放]1月11日,坐落于常德高新区内的中联重科塔机智能工厂正式开园。全球最大塔机航母再起航,常德产业立市再添新动力。智能新工厂将全面引领塔机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迈上新台阶,在此带动下,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将进一步集聚,打造百亿级规模的智能制造产业高地。
●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报告点击]中车常德工业园被总部定位为世界旗舰级标杆客车制造基地,飞沃科技获批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省级小巨人企业31家。大力实施“三品”工程,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常德香米、石门柑橘获批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增“两品一标”认证产品87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西洞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批国家示范园。
[新闻回放]6月14日,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国家工信部于日前公示了第一批2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位于桃源县的湖南飞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成为我市唯一入选企业。去年,该公司的“高强度紧固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成为全市唯一一家成功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致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 呈现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 重大改革深入推进
[报告点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等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平台建设等走在全省前列,农宅合作社等试点改革创造常德模式,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等改革形成常德特色。
● 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报告点击]全年到位内外资总额950亿元,引进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1个,华为、正大、中开院等一批战略投资者落户常德。设立北京、上海、深圳驻外产业招商服务中心,累计签约项目34个,正大植物润滑油项目创造了落地投产新速度。新增友好结对园区7个,共建项目36个。常德科创未来(中关村)智造中心在孵企业达22家,其中在常注册14家。泰中东盟经贸合作园正式开园。
[新闻回放]11月25日,由湖南省商务厅和常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泰中东盟经贸合作园区开园仪式暨常德品牌走进东盟博览会开幕式在泰国巴吞他尼府兰卢伽市隆重举行。
●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报告点击]大力推进“三名”工程,对接名校、名院、名所89家,开展技术合作386项,实施产学研合作转移转化项目139个。“智汇洞庭·科创常德”系列活动走进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成功举办第八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百度专场。组织开展湖南文理学院教授博士“沅澧行”活动,向政府部门和园区派驻“科创助理”32名。常德国家生活用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为我市首个国检中心,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8家。
[新闻回放]6月15日,“智汇洞庭·科创常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活动——常德市与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在清华大学校园内举行。常德市部分园区和科技企业与清华大学近20名专家学者就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学研结合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多个项目达成合作。
● 要素资源保障有力
[报告点击]新增金融机构各类贷款277亿元,存贷比达63.8%。平安银行进驻常德。成功举办“湖湘宝地·资汇常德”柳叶湖创投峰会,清科基金小镇开通北京服务中心,产业基金投资本地企业累计达7.9亿元。引进科技创新人才22名、高层次人才43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93名。

致力融合发展、提升品质 展现美丽宜居的城乡风貌
● 城镇建管持续提质
[报告点击]高铁新城、城东新区、江南新城等区域加快规划和建设,丹溪路、建设路东延线、永安公园等建成使用。实施棚户区改造14908户。“公交都市”创建稳步推进,一批公交综合站场、公共停车场和新能源充电站投入运营,开通常长定制客运快车,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江北城区“三统四分”建设管理体制调整全面实施,市区两级权责更加清晰。开展城市养犬专项整治,养犬行为逐步规范。
[新闻回放]8月15日,市公安局和市住建局(市人防办)、市农业农村局等6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市城区养犬行为的通告》,从9月15日起,在市城区开展犬只集中登记备案,并同步对市城区违法违规养犬和不文明养犬行为、犬吠扰民问题、违规涉犬经营单位进行集中整治和规范管理。
●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报告点击]“4+9”示范片区(指市区共建桃花源、柳叶湖、西湖和西洞庭“四大示范片区”,9个区县(市)自主创建1个示范片区)建设成效明显,津市市成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整域推进试点县。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集中处置,完成农村改厕11.4万户,拆除“空心房”244.6万平方米,4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376处,防汛减灾能力得到增强。改造农村危房6638户,完成311个行政村农网改造。桃源茶庵铺镇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西湖牧业小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产业小镇,桃花源镇跻身全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镇。乡风文明水平不断提升,津市市、石门县获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新闻回放]12月18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联合公布了首批115个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名单,津市市、石门县名列其中。
● 交通建设不断加强
安慈、官新高速建设进展顺利。新改建干线公路105公里,G319G207市城区改线工程、5号大道西洞庭段、安乡长岭大桥、石门杨岭岗大桥等建成通车。
致力攻坚战役、补齐短板 奠定决战决胜的坚实基础
● 重大风险有效管控
[报告点击]政府新建项目投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率先在全省厘清政府与平台公司支出责任,盘活平台公司国有资产,有序压减存量隐性债务,没有发生债务违约事件。对地方金融业态实行常态化监管,“4321”政银担风险机制在全省率先落地,非法集资、校园贷、套路贷等得到有力处置。
● 精准脱贫扎实推进
[报告点击]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突出问题,深入推进“问题清零”行动,实施“分户施策”和“关键少数法”,630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整合投入财政资金6.8亿元,建设产业扶贫项目1422个,建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10964套,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957人。
● 污染防治持续发力
[报告点击]“夏季攻势”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取得实效。完成湿地修复18.5万亩、人工造林23.4万亩。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经验在全国推介。桃源县、石门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新闻回放]11月16日至17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在湖北省十堰市举行。会上,生态环境部对第三批8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进行授牌命名,桃源县、石门县名列其中。

致力办好实事、增进福祉 交出温暖实在的民生答卷
● 实事办理成效明显
[报告点击]建成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1261套、塑胶运动场47个,新建和改扩建学生食堂3.8万平方米;新增普惠性幼儿园66所、园位7000个;改造农村危桥128座;完成109处农村交通安全隐患路段改造,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下降16.4%;完成镇(乡)规划编制51个、村庄规划编制901个。
●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报告点击] 一批中小学校建成使用,新增学位2.8万个,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552个。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城乡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残疾人“两项补贴”、城乡居民综合医疗保障水平普遍提高。率先在全省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988.7万元。综合医改扎实推进,澧县、津市市、临澧县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市县医共体全部挂牌运行,实现全市门诊病历通用、检查结果互认。2019常德柳叶湖国际马拉松赛成功举办,我市运动健儿在国际国内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
[新闻回放] 11月10日,2019常德柳叶湖国际马拉松赛在柳叶湖游客集散中心鸣枪开跑。今年“德马”的规模较往届有所扩增,共1.8万名选手参赛。其中,马拉松选手2500人,半程马拉松选手4500人,欢乐跑选手1.1万人。还有来自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巴基斯坦、波兰等国家的20余名外籍选手。

致力改进政风、优化服务 营造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
●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
[报告点击]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以及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常德市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创造性实施行政执法“四项制度”。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
[新闻回放]12月4日上午,2019年宪法宣传周湖南主场活动“12·4国家宪法日暨法治湖南建设年度盛典”在长沙举行。我市普法工作从全国众多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的荣誉称号。
● 政务服务不断改进
[报告点击]在全省率先施行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上线“中介服务超市”,全省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上线运行。常德以高水平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获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推介。
[新闻回放]“半个小时就把证办完了,办证速度非常快。”12月1日,在新建成的常德市民中心,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为办理新买商铺不动产证,自己特意从外地请假回来,原本以为要2天才能办理完,结果半个小时就办完所有手续,自己要为常德便利的政务服务环境点赞。现场,一名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就在去年,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最多需要跑9个窗口排13次队。现在,市民从联合导询台拿号,听到叫号,再到综合窗口办业务,最后办完业务填好免费快递地址,全过程只需跑一个窗口。

● 公开机制形成长效
[报告点击]把公开作为最好的监督,对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等公开通报、主动曝光,让政府工作置于“聚光灯”下,接受各方监督。对通报和曝光的问题,各级政府及部门主动跟进、迅速整改,形成快查快处机制,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