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铁建重工将成磁浮轨道制造世界第一
该公司长沙第二产业园区项目5月将陆续投用,全球首条智能化磁浮轨道生产线预计下半年投产
项目概况
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区项目位于长沙经开区,计划总投资超50亿元。项目规划一期547亩,主要用于特种装备的生产和盾构机的再制造,二期329亩,主要生产磁浮轨道。今年5月一、二期将陆续投产。全部达产后,将助推铁建重工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长沙晚报记者 邬伟 伍玲
半年前,长沙经开区东十一路与机场高速围拢的东北方,满地黄泥。现如今,这里已是厂房林立,路边新栽的行道树在阳光下绿中透亮。
这片顶着天蓝色顶盖的厂房,属于铁建重工。经过8个多月的建设,一个总投资50亿元的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区基地呼之欲出。
“生产设备即将进场安装调试,今年5月一、二期将陆续投产。”铁建重工总规划师申智方介绍。
今年,是铁建重工落户长沙的第十年。十年磨一剑,霜刃锋芒露。在盾构机市场,铁建重工占据半壁江山,在TBM领域,所占市场份额更是高达70%以上。
更大的雄心凝聚在铁建重工新建的项目中。全球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磁浮轨道系统生产线,将在今年下半年投产供货。
“这条生产线无论是产能还是技术标准,我们都将做到世界第一。”申智方既激动,又自豪。
现场直击
近2000人加班加点抢工期
蓝天白云下,两栋钢结构的厂房显得格外雄伟。
走进厂房,只见工人们正在地面上铺设物流行车轨道,空中数辆总载重200吨的行车也正在调试。
“一期行政办公楼和两跨车间钢结构主体工程都已完成,基建工作基本收尾了。”基建管理员张治忠透露,去年以来,项目经受两次较长雨期影响,进度稍有落后,为了尽快顺利试生产,项目建设最火热时,近2000人加班加点抢工期。
在现场,记者巧遇了监理公司的几位专家,他们戴着安全帽,正逐个车间排查安全隐患。
“设备马上就要进场,安全监理环节不能放松。”监理公司项目部总监杨成林告诉记者,除了施工单位,监理项目部实行每天检查两次、一月一集中排查的制度。
每次排查,杨成林的脖子上都会挂着一个“法宝”——望远镜。“厂房高,高空作业多,站在地面看不清,用它检查既方便又仔细。”看到项目如质如量地建设,杨成林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磁浮铁轨年产能达6万米
在厂房的一角,摆放着几个大木箱。“箱子里是一期生产线的组装件,地面施工一结束,就可以组装调试了。”张治忠向记者介绍,项目计划引进15条生产线。
隧道特种施工装备、盾构再制造和磁悬浮轨道设备是长沙第二产业园区未来重点发展的三大板块,特种施工装备,包括混凝土湿喷机、掘锚机、混凝土喷射台车以及三臂凿岩台车等,将填补国内市场空白,而盾构机的产能也将再上新的台阶。
“目前二期已完成了报建手续,厂房道路正在加快建设。”申智方表示,目前铁建重工已获得广东磁浮轨道系统供货订单,要抓住机遇,抢抓工期,尽快上马智能化磁浮轨道系统生产线,争取今年下半年投产供货。
与传统生产线不同的是,这条新的生产线可实现工件自动装夹定位、在线智能检测、数控程序加工、自动搬运翻转、自动装配和涂装,通过串联或并联式流水线生产,实现轨道系统(轨排和道岔)产业化,每年可生产磁浮轨道60000米,磁浮道岔年产15组,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项目全部达产后,可以快速助推铁建重工年产值突破100亿元规模,为3000人提供就业机会。”申智方说,一个集研发、制造、服务、再制造于一体的高端地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也将矗立在星城大地。
项目点睛
为打造长沙经济升级版提供强力支撑
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区项目是长沙经开区高端制造业的典型样本。
为推进该项目的建设,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庆红多次到项目工地现场办公,并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让原本需要6个多月才能办好的报建手续,铁建重工仅用了1个多月就全部办成。
“铁建重工以长沙为基地,辐射全国,走向世界,树立了‘中国制造’标杆。如今又满怀创业激情,努力打造转型升级发展的‘样板’企业。”张庆红说,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区项目的建成,将助力园区发展高端制造业,推动“长沙制造”向“长沙智造”转变,为打造长沙经济升级版提供强力支撑。
建设者故事
“掰着手指头”赶工期
成功约到朱文峰接受采访,着实费了一番功夫。作为铁建重工战略投资部副部长,又是新项目基建工作的负责人,从去年6月开始,朱文峰便开始了总厂和新项目两头跑的日子。
4月18日,记者在项目施工现场采访时,朱文峰正与同事开会,协调一期项目各方,细化施工细节和标准,尽快实现投产。
第二天一大早,朱文峰又飞往包头,等待他的是几天密集的行程。“包头市地铁公司有意与我们合作研制盾构机。”朱文峰透露,铁建重工也打算在包头市设立分厂,他此次的行程是“打前站”。
过去近一年,“都是掰着手指头一天天数过来的”。朱文峰说,看地、报建、动工、土地平整、厂房建设等工作,都是卡着时间节点一个个攻克,“工期十分紧”。
“订单在等着我们,我们的目标是尽快投产。”一心扑在工地上的朱文峰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