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不就是湖南卫视

  长沙?不就是臭豆腐

  长沙?不就是伟人在橘子洲头独立寒秋?

  长沙?不就是房价很低

  长沙?不就是城市很小

  长沙?不就是饭菜很辣

  ……

  长沙应该不如武汉吧?

  长沙好像盖过合肥吧?

  长沙好还是郑州牛呢?

  ……

  其实,真实的长沙应该是这样子的。

  1。过去

  活在当下,先关照过去。

  长沙,这座幅员1.1819万平方公里,在华夏文明的版图上存在了3000多年的城市,它的过去难言显赫。

  早在春秋时期,“楚人”南征,赶走了本地土著“越人”,长沙由此被拉进伟大的中华文明序列。

  此时,中华中心在中原甚至更北方,黄河流域执中华政治经济文化牛耳。

长沙小西门老照片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长沙,楚之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当时偏远的楚国体系内,长沙也只是国家大后方,是供粮地。合肥、郑州這些城市的“江湖地位”均在长沙之上。

  说实话,湖南全境的落后一直到了汉唐,那时候标签是“蛮荒”,承担的是犯人流放地的职能。即使同处长江流域,与江西和湖北也不在一个量级。

  “屈贾之乡”?说起来也是让人呵呵哒,屈原、贾谊、杜甫那些闪光的名字背后,长沙不过是困厄之时流放地,不是他们的故事而是事故,他们身虽在心已远,满腹思念的还是自己的故国。

(资料图片:屈原、贾谊、曾国藩、左宗棠人像图)

  直至宋前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湖南终因“天下粮仓”有了一席之地。此时,被认为是湖湘文脉重要人物的朱熹、张轼,一个江西人,一个四川人,在岳麓书院影响中国。

  湖南“天下粮仓”的战略地位此后愈发重要,延续至今。

  长沙和湖南的地位真正飞升,始自近现代。清朝的中兴能臣曾国藩、左宗棠,真正让“湘人”的能量为世所共识。也是从这里开始,长沙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血性之城”,被战争不断的摧残,不断的重生。

长沙岳麓书院实景图,来源于网络

  更为人熟知的,是在长沙岳麓山上,青年伟人的孜孜求学和革命理想起航;是在橘子洲头,那“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的千古名篇,是血性坚守让日本人几度受挫······

  当然,此时的长沙,虽然远不如西安、南京那么“中心”,但是特色明显。大人物在长沙书写的故事,远远高于中国很多城市。

  不过,我们仍然要坦率的说,彼时的长沙,南昌、荆州、武汉的城市江湖地位,都在长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