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凌晨4时许,株洲市最后一名长征老红军、中航工业南方公司(331厂)原副厂长谢和根同志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逝世,享年100岁。8月4日下午,谢老的追悼会在深圳举行。
根据谢老遗愿,丧事一切从简。“追悼会上,仅有谢老家属及中航工业南方公司送来的两个花圈,吊唁者仅10余人,谢老家属谢绝了其他吊唁者。”中航工业南方公司离退休干部管理处党委书记张敢说起此事,几度哽咽。
谢和根,1916年12月出生于福建宁化,1932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亲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7年获中央军委授予的“八一”、“独立”、“解放”三枚三级勋章,1958年晋升中校军衔。
万水千山只等闲:18岁随红军长征
1916年,谢和根出生在福建宁化县一个贫苦家庭。宁化是原中央苏区县,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之一。“1932年,红色政权在宁化刚刚确立,受参加革命的二哥影响,我和几个放牛娃一起,跟着红军队伍走了。”谢和根生前曾回忆说。
两年之后,长征开始,18岁的谢和根一路随部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草地没有人家,没有牲畜,连鸟都没有,水都是污水,跟臭水沟里的水一样,黑乎乎的,臭。草地容易陷,要往地面上铺草,赶紧过,迟一点就下去了。”谢和根曾回忆,过草地前,每个人准备了一袋炒面,只够一天吃一点点。过雪山时,还可以一口面就一口雪。可到了草地,没水喝也没雪吃。
“过雪山时,一会儿晴,一会儿雨,路很滑,战友们你扯着我,我扯着你。”一名年轻战士和谢和根手拉手,在过一道山崖时,他们一脚踏空掉了下去,刚好被一棵大树卡住。千钧一发之计,一名战友把谢和根拉住,但那个年轻战士却滚了下去。没有把战友救上来,成了谢和根永远的遗憾。
雄关漫道真如铁:娄山关战役负伤
打娄山关时,谢和根是司号员。一次战斗中,谢和根正按命令跃出战壕,吹响冲锋号,突然,一发子弹打过来,“打在嘴角边,号嘴都打到了一边,要没那个号,就被打死了。”谢和根曾回忆,那时医疗条件不好,负伤后他的牙齿化脓,整个口腔感染,不处理不行。“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 ,用当地老百姓纳鞋底的麻线绑住牙齿往下拉,处理坏掉的牙齿。”
此后,谢和根一直都是满口假牙。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谢和根始终战斗在一线,多次负伤。1960年,为了支援国防建设,谢老脱下戎装,来到了当时的331厂担任副厂长,开始了发展祖国航空事业的新征程。
年过半百从头越:不吃老本支援三线建设
去年底,中航工业南方公司的几位领导专程赴深圳看望慰问谢和根时,老人家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接过集团公司送上的鲜花、寿联寿帖,连连表示感谢,并拉着来访者的手说:“感谢集团公司和党组织的关怀,今后就把我作为一名普通老同志来对待吧。”
谢和根在原331厂任副厂长时,负责基建工作。他夜里经常跟着工人一起干。有人劝他,这活不该他干。他不同意,说,党员就该走在前面。
不少原331厂退休工人至今记得,谢和根非常节俭,那时条件很艰苦,工人一个月粮票定量30斤,谢和根却只有24斤,他还常常把粮票让给工人,“他们更辛苦,应该多吃。”
上世纪70年代,为支援“三线建设”,谢和根被调往怀化、张家界等地工作。最后一次调动时,有人劝他:“谢老,您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一次就别去了。”谢和根却说:“三线建设搞不好,主席睡不着,我不能吃老本!”在荒芜的土地上,他和同事们开始了新的创业。
8月4日的追悼会持续了约20分钟。现场,与谢和根相守了66载的夫人孙玉林发表了简短的送别词。追悼会上播放的乐曲是谢和根生前最喜欢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