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不打“马赛克”,通报典型案例1083起

  把问题曝晒在阳光之下,才能起到消毒杀菌的治疗作用。全省围绕整治“四风”曝光“晒丑”,积极创设了一批让群众看得见的“窗口”。以“小窗口”促进了“大监督”,大大增强了查纠“四风”问题的震慑效应。

  株洲广播电视大学违规发放津补贴,给予该校原校长、党委书记王小青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茶陵县潞水镇镇长彭志兵违规操办升学宴,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攸县渌田镇党委委员何重明工作时间饮酒,被免去渌田镇党委宣传委员职务……

  2014年1月,省纪委官方网站三湘风纪网在首页显著位置开设 “反‘四风’曝光台” 专栏。该栏目发布的第一条消息《株洲:通报8起违反八项规定和破坏发展环境典型案件》,就与以往的通报大不相同。

  通报中公布的违纪者人名字,并没有用“王某某”“彭某某” “何某某”代替,而是直呼其名。此后,“反‘四风’曝光台”一律点名道姓,不再为“违纪者讳”。

  “曝光就是要不打‘马赛克’!要让违纪者‘面子’挂不住、歪风留不住。”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介绍,点名道姓就是要对顶风违纪党员干部进行彻底曝光,就是要传达出对顶风违纪行为不留情面的决心,就是要更好地发挥通报的警示震慑效果。

  2015年,三湘风纪网“反‘四风’曝光台”先后发布通报177篇,涉及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1083起;14个市州和省直部门通报此类典型问题1086个,涉及干部2986人。

  包括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在内的一批典型案例曝光,在全省各地各部门的党员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今后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事可不能干,不仅丢位子,还要丢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