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后两天里,记者的朋友圈有点伤感。

  朋友圈持续被“余彭年辞世”的消息刷屏,各式各样的转发评论中,弥漫着家乡人对这位老人的深切怀念。

  5月3日,本报数路记者分头行动,走访那些与余彭年(曾用名彭立珊)先生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们,追忆余先生生前感人的点滴细节:那位把慈善的种子种到湖南的余彭年,那位印有他名字公交线路的余彭年,那位既熟悉、又陌生的余彭年。许多人说,他用光明点亮我们的人生路,我们永远感谢他的善行,我们要将慈善的光明传递,点亮更多人的希望。

  为了父亲的嘱托

  “我与余彭年先生有过一面之缘,至今历历在目。”5月3日上午,省民政厅退休干部贺开桂对记者说。

  那是1990年8月,我省洞庭湖区秋汛,环洞庭湖9个县市区受灾,正当民政干部忙着调运救灾物资发往灾区时,省政府打来电话说,一位叫余彭年的香港富商要捐赠赈灾款50万元,并在长沙当地买1万件棉大衣赈济灾民。

  “50万元,现在看来金额不大,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可是相当于一笔‘巨款’呐。”贺开桂有些惊讶,捐钱的是位什么人物?

  来电话的人说,余彭年亲自来了长沙,就住在湘江宾馆,贺开桂负责与他接洽捐赠事宜。

  身材中等、满脸福相,是余先生给贺开桂的第一印象。“虽然是香港来的大老板,但他没有一点架子,很谦和地让我选一家产品质量好、信誉好的服装厂定制棉大衣。”贺开桂按照要求,找了许多家厂,最后初步选定了浏阳县山田乡的一家被服厂,该厂一件棉大衣要价50元,但如果每件大衣加上毛领,就要多出5元钱。

  贺开桂将情况反馈给余彭年,余彭年犹豫了一下后说:“我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赚来的,不能乱花,但是花在家乡父老身上,我愿意。”

  贺开桂不禁多嘴问道:“既然都是辛苦钱,您为什么捐这么多?”

  余先生告诉他,自己年幼时家乡发生水灾,一家八口人及房屋财产曾全部被洪水冲走,水灾过后,在家乡人的鼎力资助下,父母与他兄弟六人才得以团聚,并重建家园。因此,父亲病逝前,千叮万嘱几个儿女,日后若有出息,一定不要忘记父老乡亲的恩德,为家乡做几件好事。

  就为了父亲这个朴素的嘱托,余先生做了一辈子慈善。他在我省先后启动救灾、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社会慈善福利项目20余个,是个人捐资湖南社会慈善的第一人。

  乡情永存汩汩流

  “要在有生之年,挣够100亿,捐够100亿。”2013年,年届九旬的余彭年向乡亲们立下誓言。然而,一个噩耗,让涟源市杨市镇官庄村的乡亲们瞬间心碎。

  5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这座小山村。乡亲们正忙着准备丧事,因为老人的遗愿是“落叶归根,与妻合葬。”他的姨外孙肖振白接待了我们,向我们讲述这位老人与小山村的传奇故事。

  1923年,余彭年出生在官庄村的静养堂。成年后,他先后在蓝田父母处帮工,后又单独到湘潭开铺,解放后到上海,再辗转赴港经商,他的夫人和两个儿子继续留在官庄村。

  1982年,余彭年阔别25年后首次回到了家乡探亲。“发达”了的余彭年听说县城缺乏医疗设备,当即捐赠200多万元资助购买救护车和其他设备。并在涟源捐赠22辆车的立珊车队,开通涟源城区至荷塘、桥头河等地的公交专线。

  看望久别的妻儿,没有给他们大把的钞票,而是应乡邻们要求,办一所学校。1989年,占地近50亩、总投资460万元的涟源市立珊中学建成,成为当地的名校。捐建立珊中学后,余彭年多次到学校了解情况。1999年学校科教楼建设时,他亲自参加奠基;2001年,余彭年给学生做讲座,鼓励学生要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报国之情;2005年,又为学校捐赠40台电脑建立了电脑室。

  对村里的困难户、贫困户,余彭年更是关怀备至。春节、端午、中秋,困难户每户每节500元,几十年来从未间断,现已提高到800元一个节。每一笔慰问款,都要经办人将签字本复印传真。余彭年说:“我要一分钱做一分钱用,不能浪费。”

  “余彭年的意义,不仅在于他的捐款,更在于他带出了一种慈善风气,对娄底的企业家进行了慈善启蒙,目前,涟源市受到企业家捐赠的学校达140多家,这都是余先生精神倡导所致。”肖振白告诉记者,余先生的墓地在立珊中学东边的小山上,造价仅5万元。夫人肖芝元已先期安葬在此,几天之后,余彭年将与之合葬,归隐家乡。他留下的人间温情,将继续汩汩流淌。

  重见光明,向谁报喜

  “前天刚做完蒋群兰的白内障免费手术,正准备和余老报喜,就听说他去世的消息,心情很悲痛。”5月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娄底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廖华语气低沉。

  廖华说的蒋群兰,是怀化太平乡福田村人,患白内障已有多年。因为家境贫寒迟迟没有手术,直到有一天她听人说起“恢复光明不要钱,赶快去找余彭年”的宣传口号。

  “蒋群兰的手术是余老亲自安排的,那是我接到余老的最后一个电话,就在他去世前三天。”廖华说,他马上与蒋群兰联系,第二天就把蒋群兰接到了娄底爱尔眼科医院进行免费手术。

  如今手术成功了,廖华和蒋群兰却不知道该向谁报喜。“余老做好事从不求回报,他不仅给我们医院捐了6台面包车,方便我们去接患者,每年还会安排人来娄底看望这些患者。他总是问我,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贫困患者脱贫致富,是不是给他们买几头牛、几头羊去经营,能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说着说着,廖华开始哽咽。“余老于我不仅是朋友,更是一位品格高尚,值得尊敬的长者。”廖华说,自己在与余老的交往中,也深受其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精神感染。

  “我们会尽最大能力帮助病人。”廖华说,受余老影响,去年医院免费医治了1000名眼科病患,今年还会继续。除此之外,医院还在去年资助了2个贫困孩子,帮助其完成中学学业。

  获得“彭年光明行动”帮助的人,有感于余老的善行,也自发地传递正能量。廖华介绍,有位70岁的张大爷,手术成功后自发地当起“彭年光明行动”的宣传员,积极帮助其他病患了解手术情况,送他们来医院接受治疗,并自愿留下照顾他们。张大爷说,因为有了余老的帮助,他才能重新看到这个世界,他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病患重见光明,让光明永远留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