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把很多时间花在了餐桌上。谈客户,要一起吃饭。同学重逢,要一起吃饭。接风、送别、欢聚、和解……从婚丧喜寿一类的人生大事,到普通的亲友团聚,中国人首选的地点永远是餐桌。
近日,海尔冰箱联合知名调研机构品创方略发起了一项关于中国家庭日常饮食的调查。此次调查涉及来自中国各地的数百个家庭。本次受访人群以女性为主,占比94%,受教育程度大多是大专或者本科,占比86%,年龄层阶段主要分布在25-40岁区间,占比85%。来自北京、广东、河北、山东的家庭最多,占到57%,其中已婚家庭居多,占83%。受访人群普遍居住场所固定,91%拥有自己的住房,96%在自己所在城市居住了2年以上。那些普通人家的日常点滴,或许能帮我们读懂餐桌上的中国。
餐桌的秘密是家的味道
餐桌的秘密其实就是一种家的味道。在每个中国家庭中,餐桌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家庭成员彼此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最佳形式就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共同进餐。而这种交流的最高形式,就是每年的年夜饭。
对很多普通的中国家庭来说,年夜饭不仅是一顿大餐,更是一种难得的温馨。而这种温馨是要从全家人一起做饭开始的。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之一,长春姑娘小郑家里就依然坚守着这种习惯。对她来说,过年最开心的事就是全家人一起围在奶奶的身边包饺子。据小郑介绍,每年家里的饺子都必须有韭菜馅的,大人们说,每年都吃韭菜水饺,就是希望一家人能在一起长长久久。
中国人很喜欢根据各种食材的名称赋予其特别的寓意。比如说韭与久谐音,所以吃韭菜寓意着长久。芹与勤谐音,所以吃芹菜有勉励勤劳之意。而在年夜饭上,几乎家家都要摆上一条鱼,为的就是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这些习惯在很多中国人的家庭中依旧保持着。
素菜再成餐桌霸主
年夜饭的餐桌上留着中国的传统,但也有不少的变迁。而这变化主要来自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
在30后的毛芽爷爷心中,老伴做的红烧肉代表着幸福的味道。他年轻的时候,每到过年才能吃上一两口肉。如今生活好了,每年年夜饭上一碗红烧肉成了老人雷打不动的看家菜。然而儿孙们对这样的大鱼大肉却并不感冒,如今年夜饭上最快被吃完的反而是白菜拌豆腐一类的素食。
“不缺油水,得吃点素”成了更多人的选择。如今,野菜、粗粮,这些能勾起人们旧社会悲惨记忆的东西反而成了上得了宴席的佳肴。
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家庭所购买的食材中,水果排名第一,蔬菜排名第二,肉类和鲜鱼只是第三名。在饮食习惯方面,60%的家庭主张荤素各半,营养均衡。25%的家庭认为应该多蔬菜少肉,习惯于多肉少蔬菜的家庭只有7%。让受访者最难以接受的食物竟然不是葱蒜一类有异味的食物,也不是曾经被微博微信口诛笔伐的香菜,而是肥肉。
食材保鲜成课题,煮夫主妇盼冰箱实现干湿分储
中国人对健康饮食的注重不仅体现在注重营养搭配上,也体现在越来越关注食材的储存与保鲜上。无论是主妇还是煮夫,都希望给家人最新鲜的食材。受访者马女士就表示,“因为家里有小孩子,所以我们对食材的选择,以及冰箱的要求都很严格,保鲜时间长这个尤为重要。如果冰箱能够干湿分区,那将更适合我们这种四世同堂的家庭,让买来的食材一直保持最新鲜的状态,这样吃到的营养才会不打折。”
此次的受访者中还有不少人也提到了食材干湿分区的问题。据调查,受访家庭购买干果、谷物、调味品等干货类的食材比例为57%,而会在冰箱内存放这些干货的却仅占25%。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多数冰箱的布局都是干湿杂处,容易导致食材之间相互污染。受访者普遍表示,希望未来的冰箱能够实现干湿分类储存,让各种食材永远像刚买来时一样新鲜。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永远超乎你想象
中国似乎永远不缺超乎人们想象的饮食习惯,不仅外国人不了解,就连中国各地的人,对彼此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多无法理解,有时甚至会因此引发战争。2011年,一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豆腐脑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引爆了一场“南北战争”。人们争论的焦点,是豆腐脑到底该甜还是该咸。
王小姐出生在四川成都,成长在北京,读大学却是在广东。她和朋友们聊起广东美食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不是粤菜,不是广式早茶,而是“那里的豆花居然是甜的”!四川的豆花是咸的,北京的豆腐脑要浇上酱色浓郁的咸香卤汁。而她在广东吃到的甜豆花,里面除了放糖之外什么调料也没有,这种新奇的味道让她感觉无论如何也爱不起来。
此次调查算是初步为这场甜咸之争划上了一个句号。也许要令南方的朋友们失望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8%的受访者接受甜豆花,72%的人依然倔犟地认为,豆腐脑就该是咸的。
北方的点心是甜的,肉菜是咸的。南方的点心是咸的,肉菜却是甜的。甜与咸、南或北,争论总会不是发生。人们都誓死捍卫着自己家乡的口味,这也没有办法,毕竟在每个人的心中,家的味道都是最好的。
爱TA,就为TA改变口味
人们看到的是争论,因为它热闹刺激。看不到的是融合,因为他正潜移默化地发生在每个中国家庭中。相比那些看似剑拔弩张的饮食习惯之争,饮食习惯的融合才是主流。
张先生从小在北京长大,她的妻子贺女士来自湖北。按照传统北京人的口味,对于辣并不太接受。贺女士最自豪的事情之一,就是老公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能吃辣,她知道,这不仅是一种口味的变化,更是一种爱的体现。
有的人因为爱上北方人而学会了吃蒜,有的人因为一个辣妹子而爱上了辣椒。爱TA,就为了TA改变自己的口味。随着中国各地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这种舌尖上的爱情故事也越来越多地上演着。毕竟在中国人看来,夫妻就是“白天吃的一锅饭,夜里睡的一个枕头”。
有一种骄傲,叫做我是吃货
中国人以自己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为荣,但过去,能吃、爱吃却并不被认为是什么好品质,连骂人无能的时候都要说:“你这个吃货!”如今,吃货这个词却完成了华丽的转身。爱吃是热爱生活的证明,很多人开始以吃货自居。
年轻的时装设计师杨小姐就是这群吃货中的一员,她还给自己起了个华丽的名字,叫做“知食分子”,把自己的家称作“吃货联盟”。
“好吃不懒做”是吃货群体们的一大写照。吃货们不仅喜欢吃,喜欢去各种地方寻找好吃的店,更喜欢亲自动手研发美食。杨小姐就喜欢自己研究如何挑选食材、如何保存食材,还会动手开发一些融合了中西口味的创意新菜品,比如在藕合上淋上番茄酱,把米饭和薯条一起摆盘。
49%的受访者绝大多数时间在家做饭,34%受访者表示每顿都在家做,仅有2%的受访者表示几乎不在家做饭。过去,出去下饭馆是一种高端的享受。如今,饭店多了,忙碌的人们总要在外面解决吃的问题,在家做饭反而从负担变成了一种乐趣。还有不少吃货带着自己独创的私家菜品创业开饭馆,他们的发明甚至给中国饮食文化贡献了一个全新的菜系——创意私房菜。
男人也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尽管顶级的中餐大厨几乎是清一色的老爷们,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似乎除了上海男人烧小菜这个个例外,男人在家下厨房是件很丢人的事。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女人的专利。而如今,中国家庭的厨房中,家庭煮夫却越来越多。
自由撰稿人闫女士的手机中存了不少老公系着围裙炒菜的照片,在她心中,和老公一起下厨做饭是一件幸福的事。前面提到的那位湖北的贺女士也以老公能下厨为荣,她觉得,会下厨的男人最有魅力。
这个年代,女人也要在外打拼,事业上的风雨将她们磨练得更加刚强。而男人却抄起了缝衣针、炒菜铲,开始更多地分担家庭的责任。在家做饭的男人如今已从被人鄙视的妻管严光荣的升级为中国好男人的典范。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炊烟始终是一个无比温馨的意象。中国人爱吃,愿意花大把时间在吃上,但那并不是单纯的耳目口腹之欲。而是要和亲爱的家人一起,打造属于家的味道。爱TA就照顾好TA的胃,给TA新鲜,给TA营养,给TA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