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衡阳>旅游>正文

桃花源里的毕兹卡 寻访湖南土家聚居处

来源:湖南日报2015年6月5日10:04【评论0条】字号:T|T

  在中国中南部,内陆深处,有一座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山脉,叫武陵山。

  武陵山绵延湖南、湖北、重庆、贵州4省市,纵横400多公里,面积10余万平方公里。大山里,群峰叠嶂,溪谷密布,道家修仙与佛教参禅圣地点缀其中,恍如人间仙境。

  这就是土家族人的家。他们自称“毕兹卡”(本地人),世代守着武陵山,从来没有离开过,仿佛和山的历史一样长。

桃花源里的毕兹卡 寻访湖南土家聚居处

神秘土家巫师“梯玛”敬神时,边舞边歌。(翟健/ 摄)

  梯玛神歌——

  破译远古部落的“民族史诗”

  寻访地:龙山县靛房镇每年农历四月十七过舍巴节、张家界武陵源区宝峰湖下每晚有《梯玛神歌》实景演出。

  红袍、法冠,跃动的巫师。

  来自几千年前古老而独特的音节,蕴涵着特殊的含义,从身着红袍头戴法冠的“梯玛”口中接连不断地发出,伴着奇怪的韵律,在成群的石峰间穿梭。时而高声嘹唱,时而低声浅吟,时而猛烈疾呼,时而缓缓细语……

  “梯玛”是土家族的巫师,在土家语中,意为敬神的人,又叫“土老司”。梯玛神歌,是土家族祭祀的时候,梯玛用土家语演唱的巫歌。

  这一仪式,传承了几千年,至今仍在武陵山脉腹地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张家界等处流传。梯玛神歌的音乐旋律源于远古土家部落的牛角号,集诗、歌、乐、舞为一体,内容涉及土家族的起源、演变、祭祀、战争、狩猎、农耕、音乐、饮食、起居、婚恋、生育乃至生命、哲理等历史和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完整的梯玛神歌有40多万言,是土家族的长篇史诗。土家族本无文字,梯玛神歌就由一代代梯玛这样传唱下来。破译梯玛神歌中的潜藏密码,就可探寻神秘土家族历史的千古之谜。

  除了梯玛神歌,土家族还有一种流传至今的古老表演艺术,汉语一般称为“毛古斯”。这是一种原始形态的戏剧,相传为茹毛饮血时代的土家先民所创,纪念祖先开荒拓野、捕鱼狩猎等功绩。毛古斯有完整的情节,有固定的场次和舞蹈、对话,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1956年,民族学家潘光旦到达永顺县大坝乡双凤村考察,发现这个隐蔽山寨里保留完好的土家语言、习俗、建筑和民间文化,自此双凤村被誉为“土家第一村”,是摆手舞和毛古斯之乡。

  一群“原始人”,赶着由人扮演的猎物,轰然入场。他们赤裸双脚,身披茅草衣,讲土家话,唱土家歌,碎步进退,屈膝抖身,摇头耸肩,左右晃动,充满粗野、诙谐的民族气息和原始艺术美。

  土司城——

  融合型山地民族的斑驳记忆

  寻访地:张家界永定区土家风情园、大庸府城、老院子、永顺县灵溪镇、芙蓉镇、古丈县红石林镇、桑植县两河口乡、慈利县江垭镇。

  大山塑造了山地民族淳朴的民风,但客观上阻碍了他们与其它民族之间的交流。

  然而,在武陵山这样封闭的环境里生存的土家族却有一颗开放的心。

  土家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这些神,除了本民族的,还有来自其它不同民族的神。

  土家人的由来,是一个谜。根据基因调查结果,土家族基因除了有羌氐民族和百越民族的明显特征,还间杂有汉、苗、瑶、东欧、日、韩等众多成分,土家族是一个融合型民族。

  但土家族人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民族自我认知,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基因变为本民族的传统,却从来没有迷失自我。土司城是最好的见证。

  土司制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土司王由汉族朝廷册封世袭,在当地有无上的权威。湘西有三大土司王:永顺土司王彭氏、桑植土司王向氏、慈利土司王张氏。这三大土司本是汉族人,娶土家女子,习土家风俗,渐渐以土家人自居,原本只有名没有姓的土家人也纷纷姓彭、向、王、田、覃等等。

  永顺土司王彭氏实力最强,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湘西州永顺县修建了两座土司城。桑植土司王向氏、慈利土司王张氏也各自修建了一座土司城。

  这些土司城是军事性城堡,保存较为完整,有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带有明显的土家文化特征。在永顺县灵溪镇的老司城内,有祖师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宫、土司古墓群等遗迹。祖师殿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修于明代,采用特殊的梁架结构,上架木枋处无斧凿痕迹,34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屋顶,柱础用双叠圆鼓式,具有土家民族特色。在张家界永定区的土家风情园内,有一座高达48米、共12层的木质土家吊脚楼,无一根铁钉,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为最高吊脚楼。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更多>>

微博调查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