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白皮书”
灿星在制作《中国好声音》时,手中曾有一份荷兰制作方给的长达200页的版权说明书。在移植过程中,灿星不仅照抄了原版每场的赛制流程,还给导师提供了有细节有冲突的“互掐剧本”,甚至连剪辑节奏、镜头切换都恨不得与原版“神同步”,虽说有缺乏创新之嫌,但成熟的荷兰模式的确带给中国观众一场酣畅淋漓的观看体验。
同样是引进国外版权的《我是歌手》,却在依葫芦画瓢上“先天不足”。2011年《我是歌手》在韩国MBC电视台播出,很快引起收视狂潮。此后,湖南卫视与美国电视台纷纷表达购买版权的意愿,但MBC电视台至今还没有给出一份详尽的操作指南。而且原版节目第一季与第二季的比赛模式完全不同,中国版引进的是第一季的比赛模式———7位歌手擂台赛。中国版总导演洪涛说,节目组曾专门到韩国进行学习,力争取其精髓,但因为很多具体操作还需要自己摸索,再加上两国的不同国情,最终呈现出的节目与原版还是有很多不同。
二、不够“真人秀”
前不久,《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明确指出《我是歌手》的制作“三宗罪”:成名歌手表演成分多、后期剪辑犯真人秀大忌、选手无故事缺新鲜感。虽然不少人认为这是同行相轻的酸话,但仔细分析下来,陆伟的话并非全无道理。
在韩国原版中,除了歌手登台竞演,剩下的真人秀部分也十分精彩。每期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吊观众胃口,歌手们这期将接受什么任务?他们最不愿意面对的对手和歌曲是什么?歌手们如何评价彼此的表现?资深音乐人认同这些歌手的改编吗?接二连三的问题下,歌手们的不同个性表露无遗,戏剧冲突也不断显现,甚至出现超出节目组预期的结果,真人秀味道十足。在韩国版第二期中,韩国“国民歌手”金建模在投票环节惨遭垫底。对结果感到惊慌失措的节目组经过商讨,让金建模多了一次PK机会。这期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韩国上下激烈反弹,观众们指责节目组违反游戏规则。最终,金建模退出节目,导演宣布辞职,《我是歌手》停播了一个月。
相较于韩国版,中国版除了观众中的各式“表情帝”表现抢眼、“芒果名嘴团”卖弄夸张表情外,参赛歌手的表现多少显得有点波澜不惊,一团和气。因为明星们深谙媒体操作,轻车熟路地保持了在镜头前的和善与周全,这也正是陆伟所提出的“观众更希望看到的是舞台上真实的人的不同形象展现,但明星情感的爆发力和情绪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