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年如一日,用真情、爱心和热诚把一个个人见人怕、人见人躲的吸毒人员转化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特别是把强戒出所吸毒人员安置在他的企业里,先后安置帮扶吸毒人员就业20人,为创建平安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就是坚持用爱心感化吸毒人员的好心老总——向波。
向波,现年41岁,从小跟外婆在溆浦县祖市殿镇长大,年仅十八岁就外出深圳打工,数年来他靠一手修车的好技术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捅金,2008年回到家乡溆浦创业,创立第一家泰龙汽车美容生活馆,靠着自己的诚信经营,组建了泰龙汽贸,后更名为金鹰汽贸有限责任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汽车销售、安监、售后服务等,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员工50多人,年创税收100多万元,先后为禁毒事业投入资金20多万元,由于热心公益事业,当选为县政协委员。
“没有他,我早就死了”
面对记者,向波谈起了他是如何走上禁毒之路,那是三年前,他和家人一起回老家过春节,一家人正在热热闹闹的团年,一阵吵闹声传了进来,没多久他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隔壁老高家的二儿子回到家里过年,老高得知儿子染上了毒品,当场在饭桌上用酒瓶砸了过去,二儿子的七颗牙齿被砸掉,鲜血直流,向波看着昔日的邻居和从小长大的小伙伴的惨样,马上把高某送到医院,掏钱为他付清了医药费,从此就与禁毒结下了不解之缘。向波说,当时自己有了点钱。想为村里做点什么好事,但看到自己村里这些儿时小伙伴有些人不慎沾上了毒品,家破人亡的样子,就下决心要帮帮他们,一路下来,发现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事,也就坚持下来了。高某经常说:“没有向总,我早死了”,如今高某正是他汽配厂的大师傅,每月5000多元的工资,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他改变了我的一生”
舒某强,祖市殿镇松溪村人,1983年出生,2010年从强戒所出来后,走投无路,向总出于同乡之情主动收留了他。为了使他尽快摆脱被人歧视的阴影,向总从思想入手,把他当作是“病人、违法者、受害者”,多次找他谈心,帮助他,收交了他的手机,不让他与那个“圈子”接触,由于平等交心,接近了双方的距离,使他树立起戒掉毒瘾的坚定信念,逐步戒脱了毒瘾,如今他已是汽修厂的工作小组长,中工级别,月收入2000多元,并且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触来教育感化其他的吸毒人员。用他的话说:“向总改变了我的一生,他让我认识到吸毒的危害性,告诉我要用感恩的心来对待生活”,如今舒某谈上了女朋友,幸福生活正在向他招手。
“针对吸毒人员普遍缺乏劳动技能的状况,我主要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从事一些投资小,见效快的行业,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自谋出路,尽快回归社会”,向波说。
“他是靠对吸毒人员无微不至的关心,亲切感人的规劝和不厌其烦的教育这‘三大法宝’使吸毒人员戒毒后,感到了社会的温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这样的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是难能可贵的”,祖市殿镇党委书记黄贻法这样评价他。
“助人是快乐之本”
帮助吸毒人员过程中,向总通过帮扶吸毒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对其实施感化教育,用真心开启帮教对象的心灵,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和热情。
一次,向总了解吸毒人员侯某在深圳死亡,家里因两个儿子吸毒而家徒四壁,根本无力安葬,向波当即派人出钱,共花费近万元将其尸体运回家,同为吸毒人员的弟弟深受感动和刺激,在向总的真情感化下,侯某弟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表示要彻底摆脱毒瘾,决不辜负他的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在向总的资助下,买了车跑起了出租,离家出走的妻子也回来了,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近年来,黄某满、刘某兴、舒某强、侯某东、高某建等吸毒人员在向总的帮助下回归了正常人生,先安置吸毒人员20多人,其中强戒出所吸毒人员10多人。
“和谐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就应该是互相帮助、互相友爱,现在我有一点能力,帮助一下昔日的小伙伴、街坊邻居,都是乡里乡亲,应该的,更何况在帮人的过程中我感到了快乐,这就足够了”。
“帮教吸毒人员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我们作为有良知的企业人必须担负起这个责任。”向总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