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

|注册

增强“四种意识” 加强执政党建设

来源:湖南社科网 2012-12-20 16:54:24
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文理学院校长、教授 魏 饴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文理学院校长、教授——魏 饴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的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增强“四种意识”加强执政党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清醒认识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继续进步与发展的行动指南,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忧患意识是一种居安思危的思想,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态度,是一个政党兴旺发达的根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无论是在激烈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党的领导集体都时刻不忘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忧患意识教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两个务必”以及反对“和平演变”的思想观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强调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及反对“全盘西化”的思想,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的前途、命运的前瞻性深刻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重提增强忧患意识并把它放在“四种意识”的首位,说明党中央清醒地意识到了在经历国内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国际和平发展之后,党内存在一部分党员干部思想懈怠、组织涣散、作风腐败、贪图享受的严峻形势,也是对社会上老百姓重大关切的积极回应。忧患意识攸关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强化忧患意识,加强执政党建设赋予了党建理论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加深了共产党人对于党建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创新与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

  二、创新意识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是一种开拓进取的态度,是一个政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始,就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不仅使我们党找到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而且使我们党找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这三条道路的正确指引下,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现代化事业蒸蒸日上。面对日益变化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总结实践中的新鲜经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永葆先进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增强创新意识加强执政党建设是对我们党内少数党员干部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缺少动力、缺乏主动性的批评与警示。增强创新意识加强执政党建设体现了党的建设中的强烈的自我反思意识,丰富与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

  三、宗旨意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种谦冲自牧的态度,是一个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源泉。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向度有最切实的理解即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由此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认识的深层洞察,从“权为民所用”到“权为民所赋”,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基、权力之源的高度肯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权力的运行、监督、考核的理性思考,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新阐释。宗旨意识很好地回答了“当官为什么”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人民的需要、人民的期盼、人民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的思想。增强宗旨意思,加强执政党建设再一次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赋予党建理论以人民主体性地位,创新与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

  四、使命意识是一种责任思想,是一种自我约束的态度,是一个政党的担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并以此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因此,中国共产党就有责任、有义务领导全国人民去完成艰巨的任务和光荣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增强使命意识,加强执政党建设就应该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应该继续保持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本色与优良作风,带领全国人民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继续为建设美丽国家而艰苦奋斗。使命意识体现出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极强的自律精神,赋予党建理论新的动力,丰富与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

  “四种意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四者不可分割。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创新与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系统而具体地进一步阐明了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把党的自身建设与共产党的存亡、人民的福祉、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发展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建设先进性、纯洁性政党的哲学思考,把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及其深刻内涵。我们高校的广大党员干部同样要增强“四种意识”。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我们要自觉加强学习,在思想上、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自重、自省、自强,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高校担任着培养青年学子的重要使命,肩负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在青年党员中开展忧患意识的教育,稳固于基础,防患于未然。我们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样也是一所高校发展和提升的精神源泉。湖南文理学院近年来在党员干部队伍与作风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产学研合作共建、内部管理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很多创新之举,在吸纳传统办学经验、借鉴校外典型做法的同时,推陈出新,融会创新,改革创新,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成绩。比如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导向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的做法已成为“国家经验”,其创新理论成果《把就业作为测量办学成功程度的标尺》被编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丛书”《教育改革典型案例》。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开拓创新,让更多的合格人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服务地方、服务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要有“宗旨意识”。高校的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同样是人民所赋予,想问题、做事情,都要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利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去谋划、去落实。教育事业的发展、美丽校园的建设、教师的幸福指数、学生的成长成才,就是我们工作和服务的“宗旨”。我们要有“使命意识”。高校党员干部要有理想、有担当。湖南文理学院在组织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同时,将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党的建设,凝聚人心,开拓进取,把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实际行动加入到“富强中国”、“美丽中国”的建设行列中去。

   【魏饴简历】

  魏饴,湖南文理学院校长,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会长,教授,博士,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湖南省教学名师,“文艺鉴赏学”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主编《文艺鉴赏概论》、《大学语文新编》等“十五”、“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3种,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高等教育研究》等权威报刊发表论文150余篇,有数十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文学年鉴》等收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