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亚湘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成都浣花溪畔,诗人杜甫的生活尚且舒坦。谁料,唐永泰元年(765年),与诗人谊切苔岑的成都府尹严武不惑之年早逝,他的生活失去凭依,只得迁往夔州(重庆奉节),再举家顺长江而下出峡,“转作潇湘游”,投奔在湖南衡州(衡阳)任刺史的好友韦之晋。一路漂泊,一路磨难,于大历三年(768年)冬末“舟雪洒寒灯”的时刻,诗人入洞庭湖到达岳州(岳阳)。第二年早春,诗人溯湘江而上,经乔口、铜官和新康到了潭州(长沙),开启了诗人的“长沙三万里”。

  那时,湘江流经长沙一段又叫青枫江,两岸有很多古老的枫树。早前,唐开元尚书丞相张九龄乘船经湘江回老家韶州(广东韶关)省亲,赋诗云:“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春风拂面,枫树长出了嫩黄的新叶,透出阵阵馨香。“辍棹青枫浦,双枫旧已摧……浪足浮纱帽,皮须截锦苔。江边地有主,暂借上天回。”杜甫只是路过长沙,不几日,继续南下。

  说来也真是不凑巧,杜甫人到衡阳后,才知韦之晋已改任潭州刺史,一上一下,两人在湘江之上失之交臂。无奈,诗人只好顺水返棹长沙,将船停在了青枫浦南边的长沙驿(今长沙大椿桥一带)。“江畔长沙驿,相逢缆客船。”诗人韦迢出牧韶州路过长沙,就是在这里与杜甫相逢。韦之晋到湘江边的小船上拜访了诗人,并赠送了大量生活物资。故友如此重情,诗人喜不自禁,情绪飞扬,其心情在《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中一览无遗:“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内不喧呼。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因韦之晋的慷慨接济,诗人得以在长沙城小西门外的江边租佃一茅屋小楼,曰:“茅斋”。

  文人多浪漫率真,有着柔弱善感的内心。年迈多病的杜甫寄望在岳麓山下结草庐度过余生,可是,唐大历四年(769年)夏天,韦之晋暴毙。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是对诗人暮年最大的打击,用闻一多的话说就是:“公晚节命运之舛,至于此极!”诗人处境捉襟见肘,不过,他依然以衰病之身往返湘江两岸,凭吊古迹先贤,穿行闹市深巷,体察民生疾苦:“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这一阶段,杜甫之诗被衡州判官郭受誉为“新诗海内流传遍”,亦被韶州刺史韦迢赞为“大名诗独步”。

  次年暮春,杜甫还有意外的奇遇——碰到故友李龟年。李是唐开元、天宝年间宫廷音乐机构“梨园”的大乐师,“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诗人少年时寄寓洛阳姑母家中,多次在岐王李范和殿中监崔涤的府第看过李的表演。他乡遇故知,欢喜感慨中,诗人写下了《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落花流水的江南风光,掩映颠沛飘零中重逢的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这画面充满了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沧桑之感。时局的动荡,国家的盛衰,个人的悲欢,彼此的美好回忆和凄凉现状,尽在这首短诗中,不愧为杜甫七绝的压卷之作。

  杜甫在长沙时生活谈不上幸福,但不忙也不闲的他因被长沙人文地貌吸引,以及所遇见的朋友,而颇有些惬意。“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往来酬唱,也还不少。然而,好景不长。不久,湖南兵马使臧玠在长沙趁夜间放火举兵为乱,滥杀无辜。待诗人夜半闻之,战火已蔓延到江边,慌乱之中仓促出城:“萧条向水陆,汩没随鱼商……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参错走洲渚,舂容转林篁。”不过,仓惶逃避,无疑也加重了诗人的病情,他已预感到人生大幕将落……

  夏末,臧玠长沙之乱平定。人们发现杜甫又回到了长沙,还是租佃了先前的茅屋小楼。此刻,诗人身体已非常之差,茅斋成了他唯一可安身歇息的地方。茅斋面临湘江,诗人便取了一雅致的名字,曰:“江阁”。“层阁凭雷殷,长空面水文。”“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明灭洲景微,隐见岩姿露。”从这些诗里可以看出,在江阁临窗赏景,云掩薄雾,鹤舞白沙,流潦满野,日照其中,橘洲景色忽明忽灭,麓山岩姿若隐若现。

  江阁外的美景令人怦然心动,然而,无论身体还是心情,都不允许杜甫去观赏窗外的景致了。这个时候,对诗人来说,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年少轻狂;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那“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蠖屈不伸;那“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悲苦辛酸;那“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的喟然长叹;那“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的飘零无依;那“亦见老夫倾倒于苏至矣”的违心夸赞;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万千感慨;那“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山川秀色;那“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的融融温情;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铿锵怒吼……那一切的一切,都已成过往,就像湘江上飘缈的薄雾,化作了一缕残愁,两行清泪。

  又是一年中秋,明月皎皎,江上波光粼粼,偶尔有小舟在江上穿梭游弋,发出阵阵欸乃欸乃的摇橹声。杜甫静静地坐在江阁窗前,遥看江上月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伏案疾书,抒不尽的思乡之愁,挥毫落纸却如云烟……清晨,江畔子规在啼,诗人明白,那是故乡对游子的声声呼唤,他已经在外漂泊太久太久。

  唐大历五年(770年)暮秋,杜甫决意北归。“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离阁登舟,回望江阁庭院,江畔波浪狂涌,寒风吹衣。为了生活离开家乡,在外飘然,谁知却因社会动荡不安,生计也拙劣不堪。而今,中原依是战马萧萧,归家之愿亦难实现,“历国未知还”,“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病入膏肓的杜甫强撑着身子,颤颤巍巍地写了一首《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的诗,与在湖南的亲友告别。虽然自己“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但深深地祝愿亲友们“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同时,他还给阔别12年后来到长沙的好友李十一送行,动情地回忆患难之时所结下的友谊:“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这是诗人生前相送的最后一个朋友,不觉“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一切安排已妥,该拔锚解缆、启程扬帆了。巍巍岳麓静穆庄重,江心洲上橘子红了,江阁婷婷袅袅似顾盼,湘江两岸寂然肃杀一片。小船驶离了长沙驿下的青枫浦,一叶孤帆飘飘晃晃,渐渐地消失在北方……

  杜甫去了,这一年他59岁。家人在船舱里的枕头下,发现了一首绝笔之作——《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这是杜甫对身后事的安排、交待之作,可谓呕心沥血,悲天悯人。然而,即使是在生命弥留之际,诗人想到的仍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葛洪尸定解,许靖力难任。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这哪是什么“奉呈湖南亲友”的诀别书?分明是盛唐之音的压卷之作,亦是盛唐国运的一曲挽歌!临危弥坚,不弃不馁,这也许就是一种解不开的宿命,注定了杜甫要来担当这样一个特定的角色,即使这个角色要以极其高昂的人生付出为前提。

  不及两年的时间,杜甫在湖湘作诗99首,其中,在长沙作诗50多首。杜甫的“长沙三万里”,留给长沙的只有诗,而他的生命,却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这些恳切、不朽的诗篇之中。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