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周月桂

  有一个人,用7年时间,拖回2万多件“旧东西”,编著文献100多万字,自己写文案,自己设计布展,自己投资,花了4000多万元,在华容县建了一座1万多平方米的棉文化博物馆。

  这个人就是柳庆新,一个10头牛都拉不回头的人。

  乡村“冒”出一座民间博物馆

  1月10日,冬阳融融,华容县三封寺地界,田野里出现一栋青砖青瓦的仿古建筑,上书“中国棉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由南北向的两个大四合院和4个天井组成,“这是受岳阳张谷英村启发设计的。”“馆长”柳庆新说,整栋博物馆3层,完全由他自己设计。每层浮桥、连廊与展厅相连。一楼庭院有一片桂花和柚子树,庭院浮岛有流水淙淙。

  柳庆新领着记者从一楼开始参观。

  脱脂棉、纱布、绷带……医用卫生材料和各种医书是第一展厅医疗与卫生用棉制品厅的主要展品,柳庆新收集、整理并展示了医用卫生材料的历史演变。

  最核心的是第二展厅棉花厅。“汉建元二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从中亚带回了棉种,开启了‘棉花之路’。”柳庆新从浩如烟海的资料里,整理出了每个朝代的棉业发展状况和历代棉业先驱。

  三楼棉服饰厅内容更为庞杂,有棉纺起源与传播、棉纺革新、棉服饰文化、织锦绣品的历史传承和科技发展,以及棉纺先驱黄道婆的创业史等。

  最后一个展厅是全棉无纺布科技厅,现代全棉无纺布的发展历程在这里得以呈现。

  聆听过弹棉花的“琴声”

  柳庆新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做人做事都别具风格。

  个子不高,体格壮实,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大冬天也是一身单薄的外套。

  他学金融出身,人极为聪敏,曾在农业银行从事信托投资工作近20年。本世纪初下海经商,由于眼光独到、行事果敢,迅速积累了丰厚的家底。

  2008年,原本只想买下华容一块地作商业开发的柳庆新,却被命运推动着接手了华容一家脱脂棉厂。

  “我本来就对棉花很有感情,华容又是重要的棉产地。”在华容投资成立一家以棉花为原料的脱脂棉与无纺布生产企业的同时,柳庆新滋生了在华容建一个棉花博物馆的想法。据他考证,华容在宋末元初已开始普及种棉、棉纺、棉织,至今仍为湖南省第一产棉县、全国三大产棉县之一。

  环洞庭湖地区,一直有种棉花的传统,作为临湘人,柳庆新的印象里,家乡的田野种满了水稻、棉花、甘蔗等农作物,而棉花是最妍美的,“开两季‘花’,永不凋谢”,但是棉农的生活也是苦的,他回忆说:“摘棉花最苦,手上全是伤口。”

  博物馆大门边,刻着柳庆新撰写的《棉花之恋》:“少年时,我下地摘过棉花,聆听过弹棉花的‘琴声’,穿过粗布棉衫、棉鞋、棉袄,至今记忆犹新……”

  一人拖回2万多件“旧东西”

  萌生了建棉文化博物馆的念头后,柳庆新就开始行动起来。

  柳庆新身家不菲,却没有司机,没有秘书。采访过程中,他领着我们在馆内参观解说,忙上忙下,烧茶倒水,没有一个帮手。而建这座博物馆,同样是他一个人在“战斗”。

  博物馆里收集了数千册书籍,都是柳庆新从旧书市场淘回。一本破旧的民国时期的《石膏绷带学》,曾让柳庆新如获至宝,花了100元的“天价”购入。

  博物馆还陈列有2000多个木梭子,各种纺织设备。每一件都是柳庆新从各地古玩市场和农村搜集而来。

  正当柳庆新一车一车地往家里拖“旧东西”时,公司的股东们产生了质疑,认为他不务正业,“路子走偏了”,不少人要求撤股,银行也不愿贷款给他。

  这些都无法动摇柳庆新。他将在长沙的多处个人资产进行了抵押贷款,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博物馆。

  2015年,博物馆要赶在6月棉花节前开馆,他连续两个月几乎没有合过眼,“好在我练武术的,身体底子好,硬扛了过来。”

  虽然,这座凭柳庆新一己之力建起来的民间博物馆并不完美,有些地方甚至还显粗糙,却让参观者肃然起敬。

  它首次详尽系统地向人们展示了棉花之路、棉耕文明、棉花产业的发展,保存了大量棉花品种、棉纺工具、棉纺产品,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