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同性恋问题专家张北川:
是否选择形婚是个人权利
对于男同这个人群,婚姻压力可能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这种情况有很多方法来避免,形式婚姻是在特殊文化背景下、特殊时代里,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中国的主要人口还是农村人口,在农村不结婚会被看成有病。“形婚”既是无奈的,又是积极的。我在1996年就接触过“形婚”,两人周末时互相到对方家里看看父母,缓解了很多压力。
很多同志给我写信,说不能伤害一个无辜的善良女性,“形婚”就不至于造成这样的伤害。这是在特殊的社会压力下,保护别人也保护自己的方法。“形婚”是无奈之中的一种抗争方式。
形式婚姻有时候是比较快乐的,但是可以想象,这种快乐和一般男女自由恋爱进入婚姻的快乐绝对不是一个层面的。对于“形婚”,我们既不应指责也不应反对。是否选择“形婚”是个人权利。
网友“勇敢的同志”:
形式婚姻远没想象的那么美好
形式婚姻,让很多同志向往,但是,我必须提出其中的隐忧。
形式婚姻对亲人无疑是欺骗的,因此,在亲人面前必须做出像夫妻的样子,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这需要投入很多。因为是夫妻,接踵而至的责任马上跟着到来,稍为不慎,很容易引起新的人际关系矛盾,导致父母不满意,亲人不满意,朋友不满意。
时间再长些,配偶必然在父母面前出问题,好比生育孩子、经济问题等。另外,走形式婚姻的同志,肯定还想同性爱情。作为一个结婚的同志,你拿什么向配偶证明爱情是真诚的?这给同性爱情留下多少隐患?
同志想用形式婚姻来减轻压力,这个可以理解!但形式婚姻只是解决眼前的问题,日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很容易产生新的问题,并不值得推崇,其作用远远没有某些同志想象的那样美好。
记者手记
解救“同妻”、解放“同志”,
最需要的是社会的包容和理解
中国有句老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算过了父母一关,一个人若是终生不娶,也会被视为身心有问题,饱受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婚姻是同性恋者无法逃避的问题,结不结婚、跟谁结婚成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因为它决定了两个人、甚至是两个家庭的未来。
1600万人不是个小数目,“同妻”们在无性婚姻的冷暴力中默默挣扎。其实,这样的伤害并不是选择异性婚姻的男同性恋者乐意看到、恶意为之的。就像钟远和张振,他们都曾强迫自己去改变,尝试着去接受异性,以满足父母的心意,避免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我相信他们的决心是真诚的,只不过违逆天性的努力并不成功,结果压抑了自己,也给对方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
异性婚姻不可取已经是很多同性恋者的共识,于是,“形式婚姻”作为一种新的婚姻尝试开始在同性恋者中出现。支持者认为它为同性恋者赢得自由,反对者认为这不过是个新的谎言。不管怎样,像牛骁这样的形婚可能过于草率,没有经过细致商量的婚姻虽然解决了暂时的逼婚问题,却没办法预防未来的家庭矛盾。
形式婚姻是同性恋者的无奈选择,要想解救“同妻”,解放“同志”,最需要的还是社会的包容和理解。
■记者 王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