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1月6日讯(记者 何春林)天元区白鹤小学六年级的余晗睿考试时,写了一篇名为《父母之教》的作文。这篇600余字的作文是用文言文写的,被阅卷老师上传网络后火爆朋友圈(详见晚报1月2日07版)。
余晗睿今年11岁,他的作文见报后引起了关注,他因此成了一名“网红”。
网友对他爱好阅读的行为点赞
1月2日,株洲晚报微信转发了该报道,转发量达到了7000人次;随后,腾讯网、凤凰网、新华网、人民网都转发了该稿子,省内的一些传统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孩子的爸爸余建平说,这几天,陆续有媒体联系他,希望采访余晗睿。
“我不想儿子频繁地被报道,影响他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余建平说,他婉拒了一些媒体的采访要求,希望大家给孩子一些空间,毕竟孩子年纪还小,担心成为“名人”后会“飘飘然”。
记者注意到,余晗睿其人其事也引起了网友们热议,许多网友对他爱好阅读的行为点赞。网友“油纸伞世家之子”:善哉,可器之材;网友“目对目是草将”:自古英雄出少年。
与此同时,一些网友也认为余晗睿是从古代穿越而来的“书呆子”、童年生活不快乐、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妥……
声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的成果
“学文言文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是想让他通过诵读经典,了解古人的智慧。”余建平说,当初之所以会引导孩子读文言文,是希望孩子从小明白一些修身处事的道理,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当然,孩子有兴趣读、乐意读是前提。因此,他没有给孩子报文化补习班。
白鹤小学校长刘容认为,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的成果。“家长兴趣上引导,孩子本身去领悟,就会越学越有味。”刘容说,学校有很多的展示平台,为孩子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学校同时也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学校家庭必须合一,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刘容说,小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的不多,靠内容或家长强制去培养兴趣很难,首先要孩子本人愿意读。
针对网络上褒贬不一的评论,刘容觉得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表现,不必较真。
作家王亚看了余晗睿的作文后说,小孩子愿意读古文是一件好事,只要小孩子有兴趣,不一定要全部懂意思才去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因为古籍内容正面、负面内容都有,家长和学校要正面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