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案例:刚刚生一孩,没有再生的打算
家有两兄弟的罗恋家住双桥村,离大障镇并不远,但是两兄弟已经都不种田了,家里的几亩田全都租了出去,自己在家做点不锈钢门窗的生意,家里前几年刚刚翻修了老房,门前有树有庭院,鱼塘边还架着钓杆,日子过得还挺美满。
看着6个月大的儿子,24岁的罗恋很是腼腆,他告诉记者,他是今年刚刚结婚的,孩子还小,有了一个孩子暂时也不打算再要了。
他母亲接口说,“有两个孩子当然好,但是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再生,我们也管不了,好在他哥哥也有一个孩子了,家里条件也一般,养一个就好好培养,就随他们去吧。”
在高养育成本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年轻夫妇越来越趋向于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一点对于农村青年来说也不例外。罗恋他们的心态在农村中非常普遍,记 者的采访的多数农村居民都不是独生子女,有一个男孩的家庭原本不符合单独政策,现在有了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年轻人却普遍并不积极,而父母一辈也不再追求 多子多孙的传统,对男孩女孩也一视同仁,不再介意。农村人口生育观的巨大转变,其根源实质是城镇化带来的影响。年轻人向往外面的世界,越来越追求生活品 质,老一辈人也感受到了养育孩子的成本压力,同时对养儿防老的观念越来越放淡了。
这一现状,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以大障镇为例,2015年已有一个子女的育龄女性为5032人,在已经实施了一年单独政策之后,新生儿的出生人数却从2014年的789人下降至700人。
大障镇的计生人员坦言,“现在想生的,你不让他生他也生了,不想生的,你劝他生也没有用。”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围绕生和不生,在全国范围内曾上演很多触目惊心的故事。而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为多生育付出过高代价,生育意愿也逐年走低。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农村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仅有1.44,与城镇人口相比,仅仅高0.46。
目前看来,放弃二孩已经不是城市人的专利,这似乎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但也多少有些出乎人们的预料之外。
查看评论(7)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