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打造的湖南内河第一台六列宽超长臂双梁门吊,在长沙新港集星集装箱码头交接投产。至此,长沙新港结束了大型集装箱船舶需反复掉头作业的历史,5000吨级货轮在长沙新港装卸货物效率将提高4倍。而随着今年国家提出打造长江经济带,长沙的港口、航道经济已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湖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
长臂大力神 最长可向江中延伸六排标箱
昨日上午9时许,一艘载重5000吨、五列宽的“源海6号”集装箱货轮抵达长沙新港。以往装卸货物,长沙新港的四列门吊无法满足大型船舶需求,货轮装完一半就得掉头,将另一边靠岸后再次进行装卸。而昨日,一条红色六列门吊吊臂向江中缓缓延伸出去,一次性就将5列宽的集装箱全部装完,整个过程节省了近一个小时。
“这是湖南内河首台六列门吊,它的长臂是最大的特点,最长可向江中延伸装卸货轮横向六排标箱,它的投产将加快装卸作业速度,提高台班工作效率4倍,成为长沙新港对接长江经济带的长臂大力神。”长沙新港集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投产10年 学习借鉴上海经验完善港口建设
昨日,是长沙集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2004年9月10日,长沙新港与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上港集装箱(澳门)有限公司三方合资,组建了湖南第一家合资港口企业长沙集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10年来,长沙港集装箱年吞吐量从最初的3.6万标箱发展到2013年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累计吞吐94万标箱,为老港前10年的11倍。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长沙、上海两港合作经营以来,长沙就不断学习借鉴上海港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起重设备功能和提高信息化程度。“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港口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长沙新港公司董事长唐忠良说。
根据规划,长沙新港三期工程还将引进一条2.64公里铁路专线,港外联络线达3.1公里,实现公、水、铁“零换乘”,重点对接汽车、电子、粮食、机械加工、机电设备等5大产业,实现集进出口集装箱、大宗件杂货、散货装卸运输等于一体。
两大优势 合理规划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以往,我省的大型集装箱货轮需要先到岳阳城陵矶港先卸一排货,再辗转到长沙新港。如今,满载的大型集装箱货轮可以直接到长沙卸货,将减少大型集装箱货轮的中转环节。”湖南源海航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现代物流业中,水运是所有运输方式中价格最为低廉的,大运量运输都将水运作为首选。但是,如果船舶要中转,不仅要多花钱,还要等数小时,耽误了太多时间。因此,作为长江经济带腰部位置的关键节点,长沙如果能在港口上加速发展,这将吸引更多的大型货轮选择长沙作为船舶起始港,加快长沙对接长江经济带的速度。
同时,作为长沙对接长江经济带的另一大交通优势,湘江航道长沙段正在不断地完善。今年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全面蓄水后,湘江水位基本保持在29.7米,将成为对接长江经济带的黄金水道。在今年下半年,交通部门还将对长沙段部分河道进行疏浚,湘江2000吨级航道建设一期工程有望于明年底建成投产,届时株洲经长沙至城陵矶水域将结束每年枯水期千吨级船舶无法通航的历史,进一步加强湘江与长江黄金水道的对接能力。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毅敏说,目前,长沙港口、航道与周边的长沙火车北站、高速公路、黄花国际机场等相互呼应,并串起地铁、城铁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个以长沙为中心的全省高铁、水运、空港、公路立体交通构架逐步成型。利用好这一优势,能够将长株潭城市群、大湘南、大湘西等更多纵深区域与长江经济带有机结合起来,带动湖南外向型经济的新一轮发展浪潮。(记者 吴鑫矾 通讯员 王伟宏 胡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