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3时,湖南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长沙举行,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湖南工业和信息化及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成就。
湖南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曹慧泉,省工信厅总工程师黄学工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红网时刻10月30日讯(记者 汪衡 摄影 李长宏)10月30日下午3时,湖南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长沙举行,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曹慧泉,省工信厅总工程师黄学工出席发布会,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湖南工业和信息化及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曹慧泉介绍,改革开放40年以来,湖南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规模总量大幅跨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效显著提升,有力地支撑了湖南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工业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湖南工业正由数量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综合实力不断凸显 工业增加值增长89倍
曹慧泉介绍,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1.94亿元跃升至2017年的11880亿元,增长89倍,年均增长12.5%。
改革开放前,湖南工业基础比较薄弱,197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仅有51.94亿元。改革开放后,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199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2004年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大关,2013年突破1万亿元,实现了从不足百亿到过万亿的大跨越。
随着工业增加值不断增长,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显著提升。1978年,湖南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4.2亿元,到2017年利润总额增至1930.9亿元;1978年,湖南工业企业上缴税金10.3亿元,2017年达到1457亿元,是湖南财税收入增长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湖南工业在经济贡献方面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1978年,湖南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3%,到2012年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42.2%。进入经济新常态后,随着服务业特别是工业带动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到2017年比重降为35.0%,但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017年为33.3%,拉动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逐步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 ,湖南工业加快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调整轻重工业比重,加快优化工业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逐步构建起门类齐全、活力迸发、优势显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初期,湖南工业以纺织、有色、工业设备制造、粮油加工和化肥农药等产业为主导。但90年代开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化工、烟草、电力、食品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快速发展。到2017年,湖南11个主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超过1万亿元,食品行业超过5000亿元。特别是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两大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湖南制造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其中,汽车制造业更是异军突起,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63.5亿元,对湖南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24.8%,成为推动湖南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紧跟改革开放步伐 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湖南工业紧跟改革开放步伐,不仅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项目,而且一批省内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工业开放合作的成果不断涌现、层次与水平不断提升。
引进来方面,从改革开放初期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粤湘强丰有限公司为起点,90年代湖南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湖南利用外资规模更是成倍增长,2017年达到144.8亿美元,其中制造业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大众、博世、安赛乐米塔尔、伟创力等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南投资建厂。193家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由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且目前仍从事生产制造的企业有33家。
走出去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湘潭电机厂的冷凝电机成为我国首次通过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此后湖南工业产品经历了由调拨出口到自营出口的转变,株洲硬质合金厂是湖南首家自营出口企业。2000年开始湖南境外投资起步,优质企业跨国并购步伐加快。2017年,湖南工业产品实现出口额1535.82亿元,占湖南出口总额的98.1%。目前,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华菱集团等一大批省内企业成功开展了跨国并购,并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中车株机、泰富重工等一大批企业的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工业产品不断迭代更新 产品品牌不断丰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湖南工业人初心不改,通过规模扩张、技术改造、研发创新等,不断丰富产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品牌,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产品产量方面。2017年,湖南钢材产量2210万吨,与1978年相比增长34.4倍;水泥1.2亿吨,与1978年相比增长33.6倍;发电量1349亿千瓦时,与1978年相比增长13.4倍,五强溪等20多家大型水电站以及3000多家小水电站、岳阳华能电厂等14家大型火电厂,绝大部分都在改革开放40年间建成投入运营。特别是我省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产量突破100万辆,湖南人民开上省产汽车已经不是梦想。
新产品研发方面。2017年,湖南工业企业获得专利授权18049项,实现新产品产值6612亿元,是2006年的10.8倍。特别是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机器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人工智能产品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产品品牌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湖南生产的韶峰牌电视机、白云牌电冰箱、松鹤牌自行车,90年代的南方摩托、长丰越野汽车、酒鬼酒等产品不仅走进省内寻常百姓家,而且名扬全国。21世纪初至今,湖南工业产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电力机车、动车机、挖掘机、起重机、泵车、盾构机等产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乃至全球第一,中航起落架的起落架系统、中航发南方工业的发动机、中车株洲所的IGBT芯片、华菱的桥梁钢、时代新材的减震防撞装置等产品,为国产大飞机C919、水陆两栖飞机AG600、“复兴号”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大国重器注入了“湖南元素”。
同时,湖南工业不仅以产品直接服务湖南人民群众,更是通过就业为增强民生福祉提供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138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300万人;2017年,湖南规模工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达326万人,加上数量众多的小微型工业企业,工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