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潘锦 娄底报道
“咚咚咚……”杨家边村又响起“杨家大鼓”,在荷塘里劳作的杨玉太停下手中的农活,看着“杨门女将”们把大鼓敲得隆隆作响,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他心里清楚,大鼓一响,准是杨家边村又来了不少游客。
可不要小看湖南娄底市新化县槎溪镇杨家边村的这千亩荷塘,它可是该村党总支书记杨益兵带领村民奔小康的“聚宝盆”。近年来,杨家边村发展荷塘经济、水产养殖、乡旅经济,村民们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小小打字机“闯”出致富路
走进杨家边村,只见山清水秀,河水潺潺,田园阡陌,薄荷飘香。一幅美丽乡村的生动画卷呈现眼前,让人心旷神怡。
山上,种植杨梅、枇杷、黄桃等,瓜果飘香;山下,打造千亩荷塘,水上裳荷,水中养鱼;为配套乡村旅游服务,村里修建了大型生态农庄——文印山庄,集餐饮、会议、文印博物馆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杨益兵自信满满地说,土地盘活后,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将达到100万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以前的杨家边村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斗转星移,山乡巨变,既源于杨家边人敢闯敢干,吃得苦,霸得蛮,也得益于这个“文印之乡”踩准了新时代发展节拍,走对了路子。
娄底新化县是湖南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贫困村数量和贫困人口都名列全省前列。位于县内槎溪镇西南部的杨家边村,多年前毫不起眼,村里没产业,村民收入低。
为了糊口,村民邹联经外出谋生,偶然的机会,与机械打字机结缘。尝到甜头的他,为了让更多乡亲走出贫困,以带徒弟办培训班的方式教大家打字机技术。
小小打字机,让杨家边村人“闯”出了一条致富路。目前,该村在全国各地从事文印产业的有2000多人,占全村人口80%,年收入4亿元,人均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瞄准百亿产业目标,打造中国文印第一村”,贴在杨家边村的这句“标语”,足可见村民们的豪情壮志。
外出闯事业回家有产业
外出闯荡的世界很精彩,但村里的8000多亩田地怎么办?这一直是杨家边村村民们的心结。
“年轻人在外挣钱,我们在家管田,让村民外出闯事业,回家有产业。”杨益兵说,思虑再三,杨家边村决定通过土地流转,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
乘借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的东风,杨家边村从此华丽蜕变,乡村面貌与日俱新。
近年来,在新化县委副书记周海强挂点帮扶与县美丽乡村办、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驻村帮扶下,杨家边村全村干部群众扑下身子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热潮,成效明显。
2016年,杨家边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富民扶持村”,2017年被列入全县“美丽乡村重点建设试点村”,2017年被列入“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项目村”,2018年被列入“全省美丽乡村创建村”,2019年被评为“娄底市文明村”。
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是美丽乡村建设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杨家边村在注重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强化乡风文明,大力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树立了文明新风尚。
村里老党员杨滋元每天忙个不停,不是到地里种菜,送给老弱的村民,就是到河里捡石头填平路中坑洼。
村民邹勇在贵州从事文印行业多年,事业成功不忘回报家乡,致力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为学校捐资建设塑胶球场、捐赠课桌;村民杨骄斌投资500余万元助力村里文印山庄建设;村民杨慰民投资300余万元用于桐凤山景区建设;村民杨忠伟等人捐资40万元用于村里风雨桥建设;杨忠投资100余万元用于油茶林产业开发……
产业扶贫打造“造血式”脱贫路
人心齐,泰山移。杨家边村先是按照“培育点、串联线、打造片、扩大面”的思路,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一场“厕所革命”,让全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6%;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的垃圾分类,打造了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良好环境。
新化县是全国“文印之乡”,分布广、市场大,产业链条完整,而杨家边村就是“文印之乡”的核心所在地。
从印刷机到针式打印机,从激光速印机到3D打印机,杨家边村近年来以发展文印产业作为村民致富的主打产业,全村4000多人,有2000多人从事集产、供、销于一体的文印产业,在全国开设有1500多家门店,耗材经营企业200多家,复印机制造和经销企业300多家。
在村里,杨家边村打造千亩赏荷园,建成了集赏花、采摘、乡村体验为一体的赏荷园。自开园以来,接待各方游客10多万人,直接门票收入达30余万元。
针对村里无产业、收入低的贫困户,杨家边村近年来采取依托项目、增加就业、村级帮扶等方式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2017年,杨家边村以贫困户为基础,种植500亩油茶林,村里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开发建设、统一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优先吸纳贫困户务工。
2017年,杨家边村帮助50户230人稳定脱贫,2018年帮助26户53人稳定脱贫,剩余14户属于五保户或残疾人,都通过兜底和产业分红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管中窥豹,杨家边村的扶贫实践是新化县脱贫攻坚奔小康的一个缩影。
近期,全县扶贫干部通过深入走访结对贫困户和同等数量的非贫困户,落实“进一次门、吃一餐饭、住一个晚上、进行一次夜谈、搞一次劳动”工作,营造和谐党群干群关系。老百姓最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全县集中培育茶叶、中药材、油茶3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肉牛、新化水酒、白溪豆腐、特色果蔬、稻田养鱼5大特色产业,巩固提升粮食、生猪2大传统产业,产业扶贫让贫困户走上“造血式”脱贫路。
“凡提必扶”凝聚了新化县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全县注重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检验识别干部,以脱贫攻坚成效为标准选用干部,全力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扶贫“铁军”。
电商扶贫为新化特色农产品插上了“互联网+”翅膀,2019年,全县实现电商销售农产品零售额46338万元,其中贫困村农产品电商交易额为4316万元,培育销售当地贫困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生产的农特产品业绩达到5万元的示范网店350个。
“扶贫先扶志。”新化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全县特别注重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积极聚合“我要脱贫”“我要振兴”的精气神,脱贫致富奔小康。
千亩荷塘鱼水欢,昂首阔步奔小康。现在的杨家边村,荷花点点,鼓声阵阵,响鼓重槌再出征,这是奋进之鼓,也是幸福之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