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法制|鲜城|图片|城市|健康|视频|旅游|社会|教育
衡阳

新浪湖南>衡阳>资讯>正文

衡阳县秸秆变废为宝:不仅环保还替农民增加收入

2018年11月06日 17:23 新华社 

  原标题:秸秆变形记

  秋高气爽,稻浪金黄,湖南省的晚稻到了丰收时节。记者近日在粮食生产大县衡阳县采访时,却没有看到以往常见的、白烟滚滚的稻草秸秆焚烧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收割秸秆的“新式武器”。

  “我们这里的秸秆不焚烧,都变废为宝了。”衡阳县富农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梅花村党总支书记刘准说。

  今年,富农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了1万多亩水稻,目前已经收获一大半。当稻谷收割完毕后,田里还剩下二三十公分高的秸秆。太阳晒上两三天,秸秆里的水分逐渐蒸发,“新式武器”便派上了用场。

衡阳县农民在“打包中心”将秸秆压缩、捆扎成大包后装上大货车,准备运往板材工厂(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白田田 摄  衡阳县农民在“打包中心”将秸秆压缩、捆扎成大包后装上大货车,准备运往板材工厂(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白田田 摄

  原来,这是一种新型农机——履带式秸秆打捆机。打捆机在田间成“之”字形行进,经过之处,残存的秸秆像是被从“短发”剃成了“光头”。机身前面类似于收割机,将秸秆“吃”进去。每隔一二十秒,一捆接一捆箱子大小的“秸秆包”便从机身后面“吐”了出来。一台打捆机,每天可收割秸秆15至16吨。

衡阳县农民将打捆后的“秸秆包”从田间挑到路边(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白田田 摄衡阳县农民将打捆后的“秸秆包”从田间挑到路边(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白田田 摄

  “秸秆包”落到田中间,两三个农妇赶紧拿着扁担,将它们挑到路边,一个个码好。65岁的村民高孝莲是其中一员,她说,以前秸秆都是一把火烧掉了,现在她帮合作社挑秸秆,每天能赚100块钱。

  随后,路边的“秸秆包”被平板货车运往不远处的一个“打包中心”,那里有存放秸秆的仓库和大型压缩打捆机。通过压缩打捆机,10多公斤重的“秸秆包”被挤压、捆扎在一起,变成500公斤的大包。

  “打包中心”负责人、种粮大户朱东阳说,去年,衡阳县成立了秸秆专业合作社,总共有70多台履带式打捆机和5个“打包中心”,服务范围覆盖3个乡镇、6万多亩稻田。

  大包秸秆装上卡车后,被运往100公里外安仁县的一家板材工厂。最后,来自田里的秸秆“摇身一变”成为零甲醛人造板,广泛用于衣柜、地板等家居建材产品。

  据测算,秸秆卖到板材厂的价格达到每吨600多元,除去收割、打包、运输等成本,每吨可获利100多元。

  “秸秆变废为宝,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保护了环境。”刘准说,这种方式在湖南刚刚兴起,还不普及,他期盼政府能够加大秸秆“禁焚”宣传力度,进一步扶持秸秆回收利用。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