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法制|鲜城|图片|城市|健康|视频|旅游|社会|教育
衡阳

新浪湖南>衡阳>资讯>正文

衡阳男子制造虚假银行到账短信作案11起被拘留

2018年10月24日 16:28 衡阳警务报道 

  原标题:“您尾号XXXX的银行卡到账XX元”,这条短信可能是假的!

1

  6月19日上午,市民李先生在“转转二手交易”手机软件上看中了一台二手苹果手机,在与卖家短暂聊天后,李先生得知对方也是衡阳本地人,手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李先生加了卖家的微信号,经过交谈,卖家表示他会在6月20日早上9点,把手机放在高新开发区青峰街某当铺,李先生只要按时去当铺,并用六千元赎回就完成交易了。6月20日上午,李先生如约来到交易地点,检查了手机没有任何问题,就用六千元买回了。

  按说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是,6月21日上午,李先生却来到了衡阳市公安局蒸湘分局华兴派出所报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手机买回来才一天,卖家就联系了李先生,声称这个苹果手机里还有自己几条重要信息,想要用6100元再将手机赎回来。

  李先生说,当天卖家是当着他的面,用手机银行给他转的钱,而他当时也的确收到了银行的实时到账短信。可没想到,卖家给他转的钱其实根本没有到账!之后,他再通过微信联系卖家,却发现卖家已经把他拉黑了,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他连忙报警。

  民警梳理发现,2016年辖区也曾发生过一起手机虚拟转账案件,与李先生报警的这起案件,无论是从作案手法还是作案套路都十分相似。但是,2016年这起诈骗案的嫌疑人早已被刑事拘留了。

  经过调查,这起案件的嫌疑人竟然就是实施2016年那起诈骗案的刘某!原来,刘某在被刑事拘留后,于2017年刑满释放。民警在对刘某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类似手法的案件,衡阳城区今年已经发生了十多起!

2

  民警判断,2018年5月到6月城区频发的手机虚拟转账案,极有可能都是刘某一人所为!民警将同类型的11起案件进行串并,并逐一询问受害人。结果,11名受害人的描述高度相似:行骗的是一名30岁左右的男性,身高在1米72左右,听口音是衡阳本地人。民警将李先生那起案件中嫌疑人截图给其他受害人们进行辨认,他们都十分肯定,这名男子就是对他们实施诈骗的人!

  这11起案件的受害人,不是开数码产品店就是烟酒店。嫌疑人刘某每次作案都会先加他们的微信,与他们沟通,要求他们送货上门,等到他们送货上门需要付钱时,刘某就会以各种借口理由,要求手机银行转账,之后受害人就会收到所谓的“银行到账短信”。

  掌握了刘某所有的犯罪证据后,警方发现他的反侦察意识非常强,没有固定的居住地,住所基本是每天一换,这给抓捕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2018年9月6日,在对刘某近3个月的追踪调查中,警方发现,刘某最近的活动轨迹都在石鼓区西湖公寓!民警立即赶往西湖公寓附近进行蹲守。

  到案后的刘某,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认不讳,并向民警供述了自己用手机发送虚拟短信,对受害人实施诈骗的全部过程。

  今年5月至9月,刘某分别在蒸湘区、石鼓区疯狂作案11起,涉案金额达5万元。刘某交代,自己因为吸毒开销很大,加上没有正当工作,在2016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软件可以发送虚拟短信,他就决定试试。享受到了这样来钱的快感后,2017年他出狱之后决定“重操旧业”。

  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涉嫌诈骗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之中。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选择手机收付款时,尽量选择支付宝和微信实时到账,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转账短信和截图,以免上当受骗。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