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卢发荣 通讯员 谭明费
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中,乡镇承担了“以钱养事”资金的拨付使用、乡镇事业单位转制人员基本养老金缴纳、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惠农政策落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务管理。近年来,建始县业州镇在农村综合改革中进行了有益地探索,谱写出了一首首“民心曲”。
“一事一议”件件实事惠农家
业州镇杨泗庙村后槽沟九、十组仅140余口人,距村主干路4.8公里。上山的路绕着小溪要过10道河,两岸全是陡峭的山坡,所以一直不通公路。2010年,这两个组的140多口人,卖猪、卖粮筹集了14.8万元,在业州镇政府帮助下,终于在当年春节前将公路修到了九组。
山乡的夏天来得迟,山雨却来得急。2011年7月7日,一场暴雨之后,湍急的洪水卷走了后槽沟里一切能阻挡它的东西,刚建起半年的10座漫水桥连同底座用的20多吨重的大石头都被冲走了。
危难之时,“一事一议”成为重建支撑。镇财经所干部黄永斌会同镇农村公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五上后槽沟。有了政府的重视、综改办的支持,黄永斌守在施工现场,后槽沟九、十组的人们心更齐、劲更大了,组织力量掏泥沙、挖基脚、埋涵管、浇桥面……到10月9日,被水毁的10座漫水桥便再次稳稳地立在了后槽沟上。“一事一议”让后槽沟人的通车梦终于圆了。
说起困难和危险,镇“一事一议”专班工作人员轻描淡写:“在山区工作,哪能不遇到这些事的啊。我们为老百姓把这些基础设施建好了,我们工作起来也就方便了。
机制创新构建发展“黄金链”
打破部门“壁垒”,整合服务资源,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健全便民办事网络,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到位,提高了服务水平,深受农民欢迎。业州镇在“以钱养事”新机制运行中,大胆创新,善于管理,构建了一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发展“黄金链”。
镇农技服务中心按照“以钱养事”新机制要求,合理设置内部工作岗位,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制定明确的目标考核办法,打破原有的工资结构体系,重新确定内部分配方式。针对旧体制下出现的专业技术“荒芜”和“折旧”现象,通过强化培训来“磨刀”。通过建章立制和培训提高,考核到位,职工责任明确了,压力增大了,活力增强了,动力更足了。该镇的沼气池建设和后续管理经验在全州推广,农技推广人员建立的实现生态循环生产“猪、沼、果”三位一体生产模式的试验、示范,为城郊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示范模式,使农民看有现场、学有榜样。
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不仅没有削弱对农民的服务,由于责任更加明确,机制更加灵活,转制单位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有效调动和发挥,办出的一件件实事,凝聚了人心,换来了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运行的丰硕成果。
乡财县管规范管理强监管
业州镇以财经所牵头,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健全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资产台账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在全镇54个村、7个社区实施民主管理制度,在村务公开栏里设立财务公开板块,实现财务公开。
该镇形成和规范了账务处理程序。财务事项按照工作流程规范进行账务处理。财务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经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并签字盖章;由会计人员审核记账;按程序实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接受县、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审计监督。
该镇实行了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集体土地征用、变卖、出租,集体企业改制,干部报酬,大额举债,大、中型固定资产的变卖和报废处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必须经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召开理财会议,充分履行职责。
该镇还定期培训村级(社区)财会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培训内容包括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等业务,推动了农村集体财务会计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业州镇财经所曾获得“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