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睁睁看着那些凝聚了几代专家心血的经典自制药停售,我们真的感到痛惜。”这句话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面对自制药逐渐淡出视野,把自家经典自制药当做宝贝的长沙各医院老专家们无一不深感无奈和失落。如何让消失的经典自制药能重新回到药柜?如何让享有盛誉的自制药“院内开花院外香?”连日来,不少专家和读者纷纷献计献策。
建议1
将经典自制药列入医保目录
“到现在我也忘不了那种祛痘药,真是实用又便宜。”市民汪女士多年前曾使用过市内一大型医院自制的祛痘软膏,但不久前她得知,这种软膏早已停产多年。汪女士呼吁,经过多年市场的新旧更替,一些疗效不确切的自制药退出市场无可厚非,但那些疗效显著且实惠的自制药应当受到保护。
和汪女士一样,市民许先生一直都忘不了童年时曾使用过的一种绿色药膏:“被蚊子咬了,涂上那么一点点,既清凉又止痒,可惜这种自制药早已不知所踪。”许先生认为,这样的经典自制药不仅不应该消失,而且应该走出医院,最好能列入医保目录,让更多患者受益。
目前湖南省中医院已将31种院内制剂列入医保目录,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自制药的生存。但更多医院的自制药乃至经典自制药,却未必有这样幸运,不得不面临逐渐消失的尴尬。
建议2
建立大型制剂中心
“今年年底前,湖南省中医院一个2000平方米的新制剂室有望投入生产,曾经因条件受限暂停生产的自制药,有望重新恢复生产。”湖南省中医院药剂科主任聂孝平介绍。
但并非所有的医院都能拥有自己的自制药制剂室。对此,不少专家也建议:“最理想的状态是能由政府部门出面,对基础设施、生产设备进行投入,建一个小型的‘制药工业园’。这样,各医院可申报自己的配方,经报批后集中生产,既能规范、统一管理,又可降低医院的投入成本。”
也有专家建议,可以像上海一样,由政府部门统筹,允许医院中药制剂在医院联合体内调剂对口的区县中医医院内使用,即居民在社区医院也能用到市级大医院自制的特制中药。
建议3
和大型药厂合作研发成新药
近年来,医院自制药一直在尝试走出自家大门,一些经临床反复验证的院内中药制剂已发展成为享有盛誉的成药,如速效救心丸、三九胃泰冲剂、丹参滴丸、月月舒等,都是成功的范例。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剂科主任李焕德教授认为,院内制剂本身对于小制剂药品和一些特殊不常见的病例药品有很强的补充作用,将院内自制药转化成市场销售,把自制药申报成“国药准字”药品就是一种不错的途径。“院内制剂因其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病友喜爱,也是新药研发的摇篮。”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左亚杰教授说,要大力发展医院中药制剂,应增加对医院中药制剂的扶持力度,在中药制剂的注册、报批环节要有政策倾斜。
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处处长李慧认为,对于一些经典自制药,医院可考虑和大型制药企业合作,研究其药理、药性、毒理等,使之能成为新药批量生产。虽然其难度和研发一个新药的难度相差无几,但这仍然不乏为医院自制药走出院墙最直接快捷可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