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中医]: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助力“践行而自知”,我们离中医并不遥远,衣食住行里,我们看不见中医,却满是中医。
采访对象:王娟
谷医堂中医馆主治医师
我们和生命有多少种关系?
亲人?朋友?又或是刚刚碰面的陌生人。
但也许,
你好,体验与再见后,
于生命,我们已然是局外人。
这不是悲观,而是通透里的张力。
轻言细语是一种信号,它在告诉每个路过它的人,背后是一座静谧的森林,耐心的孕育着生命花开,比起铿锵有力的刚毅,温柔似乎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力量。
王娟医生就是一位说话轻言细语的人,她用舒缓平和的节奏,讲述故事的发生和结束。仿佛她是故事之外的人,但明明那些欢笑和惆怅真切的发生在她身上,她好像跳出自我在看那些时光,这种角度有一种抽离感,却又平静的可贵。
Part.01
两年的故事积淀
记忆里,有个患者印象深刻,她大约四十来岁,当时已经停经两年了。她也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平时在家带小孩,会有来自照顾家庭的压力,以及自我价值上的一些心理矛盾,连带性的也自然影响身体。
治疗的过程里,还会声泪俱下的跟我聊她的个人私事,我们也会通过“谷医堂健康APP”沟通病情,时不时发个信息问候彼此,一来二去,她对我也变得非常信任。看到她慢慢变好,我非常开心,也挺欣慰的。
小编问她:“这是你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感吗?”她笑意绵绵地说:“是的,患者信任自己,甚至当自己是朋友,我用专业帮到了她,这种成就感往往是巨大的。”也许,身为中医,职业特殊性在于,真实地干预了生命的成长,这是其他职业所不能体会到的。
两年,可能不仅仅是身体的异常,还有那些晨曦日暮里的酸甜苦辣。碰上一名好医生,并不能解决她日常生活里的烦忧,但是身体是个突破口,是一束让她的时光变得更好的光亮。隔着人海,也似乎能看见她变得越来越好的喜悦。
Part.02
屏幕那头的微光
同样的喜悦,有时候也会隔着屏幕,来到王医生的身边。她的一位同行,因为工作关系,她们很早就认识。同行的小孩因为咳嗽与腹泻去医院就诊,在医院住了10来天没见好转,后来找到王医生,希望能帮助到自己的孩子。王医生隔着手机屏幕问询了小孩的具体情况,在了解清楚之后,给同行的小孩儿进行了调理。
后来,同行为了感谢她,还特意送了锦旗。提到锦旗的时候,她眼角的笑意越发明显,“当时她送锦旗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她是直接送到中医馆店长手里的。”面对这份惊喜,她微笑着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能好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屏幕那头,除了身为母亲对孩子病情的担心,还有来自于对王医生治疗的信心,她坚信医生的那束微光能照耀到自己的孩子。而微光之所以是微光,不是因为它看起来多么耀眼,而是因为那是可以相信和前行的地方。
Part.03
来日可期的敞亮
医生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是件值得称赞的事。脱下白大褂,医生也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他们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王医生说:“也许,作为中医,我能更好的照顾到家里人,有什么小毛病,都能给他们治一治。”聊到家人时,她觉得有些许安心。
小编问她:“以后会鼓励您的孩子学中医吗?”“我还是挺鼓励他学的,中医博大精深,需要传承。当然,关键还是要看他志在不在此。”她一面积极支持,一面也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迄今为止,她已经和谷医堂携手迈入第五个春秋,过往的晨昏里,她和不少生命有过交集,面对面的,又或者隔着屏幕的,中医在她看来是件值得坚持的事,静下心来,好好行医,从来不是说说而已,面对未知,她带着敞亮与淡定,毕竟过去的都已发生,未来的才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