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汉族,被侗族、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很好地传承下来。
    三月三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叫做“上巳节”,在上古时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邀约到江河之滨,男男女女穿上新缝制的春装,倾城而出,或到山谷采摘兰草,或到水边嬉戏洗浴,或到郊野宴饮行乐,认为这样可以祓除不祥。2500多年前的周朝《诗经?郑风?溱洧》篇中:“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说的就是这天男女踏青幽会,互订终身。健康、大胆、奔放、自然的爱情从“三月三”的溱河与洧河边荡漾开去。后人很重视这首诗,认为这就是“三月三”中国情人节的生活情态。[详细]
    各民族各不相同,但大多含有男女踏青、谈情说爱的习俗。
    汉族过三月三,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 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这天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儿节。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侗族称“花炮节”,多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详细]
    经专家研究“三月三”比“2?14”还早1000多年
    《周礼?地官?媒氏》中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朝官方给了“三月三”情人节一个法定的地位。于是后来的“三月三”不仅就有了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余人于兰亭集会,曲水流觞,欢饮之间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雅事,更有了杜甫《丽人行》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暧昧、香艳情景。从此,“令会男女”成为“三月三” 节日中最核心、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让青年男女相会于野外水边,自由挑选意中人,谈情说爱,顺应了气候和人体生理发育的自然节令,[详细]
    中国应当有自己的情人节但不是“七月七”应当是“三月三”
    习俗内容PK: 判断一个节日的性质,关键要看它的习俗内容。传统上七夕根本没有青年男女相聚欢会、谈情说爱的习俗,它是古代女子乞巧的日子,更多地是与节气紧密相关,与爱情并无直接关系。
    历史渊源PK: “三月三”由上古伏羲和女娲神话演绎而来,情人游春幽会的习俗已形成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七月七”最早的记载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两相比较,“三月三”的习俗要比“七月七”也早1000多年。
    节日氛围PK: 情人节这样节日应该是在春天——万物萌动,青春勃发,身上阳气上升,空气中弥漫着荷尔蒙的气味,这个时候男女之间也容易发生感情;而七夕的时候,七月流火,阳气盛极而衰,更多的是秋日里凄切的闺怨。
    节日背景PK: 从七夕的传说来看,牛郎和织女两人已经是一对恩爱的夫妻,是被强大的外力分隔开来,一年只有七夕这一天才能见面,它更多的体现是家庭观念。而三月三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谈情说爱的习俗,正是最恰当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