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MM和60+的爸爸这样的组合在环岛路上实属罕见。一路上,我们就成了台湾人眼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路上很多人都打趣地问爸爸:“你和爱人一起环岛哦?”爸爸老实地回答:“这是我女儿!”(我发誓,绝对不是我长得“着急”。一定是“头盔+蒙面”的装扮害得。)这时总能赢来众人的崇敬和羡慕!
当两个年龄悬殊达到30多岁的人凑在一起长达半个月,加上单车,又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因为我继承了老爸身上的一些特质:抠、犟、随性,所以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很默契。
我们可以完全没有任何固定行程单,走到哪算哪,尽情享受突如其来的变化带给我们的惊奇刺激;可以翻越三四座山脉再冒雨赶到栖身之处——即便ta可能只是一座寺庙,一个修道院;可以花费约1000元人民币搞定15天14晚的台湾之行住宿每天还睡得饱饱的……
15天的贴身相处,也会有意见不合,有争执别扭——哪怕最亲的亲人。当我已经瘫倒在山顶,连推车的力气都没有的时候,爸爸“狠狠”地催促我一定要继续前行,必须在天黑前赶到目的地;他喜欢邓丽君那个年代的艺术和文化,我喜欢自然风光、市井小吃,于是台北的某一天,我们分头行动,他和铜像欢快地合影,我约了网上的沙发客同游,倒也互不妨碍,各得其所。
遗憾的是,回程我们发现再也无法多带一辆车回来。爸爸只有作出“疯狂”的决定:把在台北新买的那辆价值人民币约3000元的新车送给了当地朋友。
所以,为了宝岛人的热情,也为了那辆因太重而无法带回来的26寸山地车,我们打算在3年之内,再来一次环岛骑行。
●攻略
如果你是计划单车环岛的话,其实三类车:折叠、山地都有各自的优势。山地车和公路车最好选择快拆式的那种,如果你期间需要搭乘台铁、捷运等当地交通工具的话,需要把单车的前后轮卸下才能上车,另需车袋包装以及购买自行车票(成人票的半价)。
环岛的主流路线不外乎两种:顺时针、逆时针(以台北出发为例)。
顺时针——先难后易,先自然后人文。
优势:顺行会先经过坡度起伏较大的东部,沿途风景很美(苏花公路被誉为台湾最美海岸线),会率先享受到太平洋的海风。
劣势:头几天基本都是翻山,几小时的上坡,几十分钟的下坡这种。如果没调整好自身状态的话很容易被这样的高强度操翻。同时东部人口密度小,补给相对不方便(但绝对一二个小时之内必会经过7-11或警察局)
逆时针——先易后难,先人文后自然。
优势:逆行会经过人口稠密的西部,地势平坦,此外逆行在滨海道路时会更靠近右手边的大海,尤其在苏花公路段会享受更佳的视野。
劣势:西部基本以城市为主,自然风光略逊,骑行基本在人群中穿行+尾气吸饱。
TIPS:冬、春季台湾全岛常刮东北季风,逆风骑行会损耗更多体力;如果你是一定要骑行“苏花公路”这一段的同学,个人会建议先采用顺时针的方式。因为“苏花”这一段非常“脆弱”,连日下雨,山体落石等不稳定因素都会造成此路段封闭。如果采用逆向骑行,正好骑至此路段恰逢封道,那真是抱憾了!此外,强烈呼吁一定要配头盔和车头(尾)灯。
查看评论 2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