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塘铺、花石、石灵桥……在倾听这些地名故事的过程中,这些名字复活成曾经有过的模样,并历经时间,与我们一同走向了现在。同时,也将走向未来而那些乡村里的名字,与城市里的名字,各不相同。那些充满乡风的名字,与地处偏远还是闹市无关,它们保持着一份清新恬淡的田园气息,在风中自由舒展。

  某种程度上说,城市的地名代表着它的历史面貌。据了解,早在1979年至1986年,我国曾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近30年来,我国地名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此,国务院于2014年1月23日下发通知,决定于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自2014年湘潭启动中心城区道路命名、更名工作以来,备受各方关注。“我们应当对地名充满敬畏之心,要实事求是地追求地名的起源与故事,不能随意创作地名的故事。”3月29日,湘潭文史研究专家、“湘潭活字典”周磊在市博物馆举行讲座时这样揭秘湘潭地名中的“密码”。

  周磊老师讲述湘潭老地名。(记者 方阳 摄)  周磊老师讲述湘潭老地名。(记者 方阳 摄)

  “不了解地名,就不了解过去的历史”

  近段时间,周磊在阅读时发现人们对地名的了解并不到位,往往有误用或者以讹传讹的地方。

  “地名里含有地理和人文信息。”周磊说,地名有地理信息,动物也有。比如说鸽子,通过它独特的地理信息,为人们送信,传递信息。相对而言,从人名到地名,所赋予的人文信息,往往更加浓郁。

  周磊认为,人应当对地名充满敬畏感,不要随意更改地名。有一次,他走到三大桥桥头的新景家园,问身旁的人:“你知道这下面,藏有多少湘潭的历史信息吗?”

  新景家园周边

  “新景家园的最北边,压住了熙春门,也就是湘潭县城的东北向城门。所幸,这里现在还有一条熙春路,将这段历史留下来了。”

  在《湘潭县志》中,记载了湘潭有6道古城门的历史:“南曰观湘,其东文星,西南通济,皆通水;北曰拱极,西曰瞻岳,东北熙春,皆通陆道。”周磊数出新景家园东南西北向各个方位当年的地理景观。

  很多地名中,流传有美妙的传说。但周磊从严谨对待历史的角度,直言“正德皇帝下江南”“杨林出了两个状元,一个姓杨,一个姓林”等并不符合事实。

  老街巷由义巷今犹在。(记者 方阳 摄)  老街巷由义巷今犹在。(记者 方阳 摄)

  地名承载历史记忆和个人记忆

  讲座现场,周磊从地名中的古遗址、驿道、商业行当、水利工程、商业遗迹、古代民俗、人物、古人的公益事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分门别类讲述地名的独特故事,并对地名中的传说故事,进行辨别与厘定。他不时感慨:“不了解地名,就不了解过去的东西。”

  “某家山”“某家冲”

  在湘潭,很容易见到“某家山”“某家冲”等地名,周磊分析,这与明朝“跑马圈地”“插标认祖”有关,明洪武年间,江西往湖南大量移民,“谭家山”等地方,便显现了移民的痕迹。

  自生桥

  古地名往往与自然风物相关联,显现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在湘潭县,有一座自生桥。这座桥很特别,是由树根形成的。桥底下便是水流了。”周磊说,如今这座自生桥上已经被水泥盖住了,但“自生桥”这个名字,形象地记录了这座桥的自然风貌。

  老地名承载着历史记忆,也在个人记忆中有着特别的意义。“我第一次将童年的记忆与远古的历史连接在一起,从另一个角度与熟悉的山水相遇了。带着乡音的地名忽而出现在了我眼前,而我仍是从爸爸单车后座跳下来直奔外婆家的小姑娘。那一刻,有种恍兮惚兮的感觉。”市一中语文老师龙琳在讲座中得知韶山市瓦子坪的来历后,在朋友圈这样写道。

自生桥(资料图)自生桥(资料图)

  地名的“漂移”

  周磊曾负责湘潭第一轮修志,从1986年到1996年,整整十年时间,他潜心修志,成为被人们称道的“湘潭活字典”。他发现在地名的传承过程中,地名的“漂移”现象十分普遍。

  这种“漂移”,也就是方言的讹变。如“狭山口”与“峡山口”、“花市”与“花石”、“石滩河”与“烧汤河”等。

  烧汤河

  “石滩河”与“烧汤河”的地名故事,与位于雨湖区鹤岭镇的石灵桥有关。石灵桥下,便是靳江河,因流经宁乡县楚大夫靳尚的墓而得名。但当地百姓更习惯将石灵桥下的靳江河,称为烧汤河。

  烧汤河的由来,在清光绪刊《湘潭县志·山水》中有记载:“烧汤原名石滩,音讹而为烧汤,上有平桥,雁齿明澜。”“石滩”与“烧汤”,用湘潭话念出来,的确有几分相似。

  民间关于它的传说,较之史料记载,更为有趣。当地流传,当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口渴时向村民讨水解渴。村民正好挑水回来。乾隆喝完水后,连声赞叹:“此水之甘,胜过烧汤。”后来人们便将流经这儿的靳江称为“烧汤河”了。古文中“汤”往往释义为“热水”,这与民间传说并不吻合。

 烧汤河与石灵桥(资料图) 烧汤河与石灵桥(资料图)

  还有一次,周磊在修志的过程中,他发现水府庙水库的名字流变,表述很不一样。“有些说是工农水库,也有说溪口水库。”到底是什么呢?周磊无法定夺。

  水府庙水库

  有疑问,就到实地去看一看。经过走访,他发现,在涟水的上游,有一座水府庙,沿河船民、船工为了安全,拜神以祈求平安,水府庙水库由此得名。“那为什么叫工农水库呢,文革期间,人们不喜欢神庙,改名为工农水库,时间很短。又因设在娄底的溪口境内,因此又得名溪口水库。而送省水利厅正名时,是叫水府庙水库。”

水府庙(资料图)水府庙(资料图)

  来源:湘潭在线新闻网

  记者:曾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