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民生社会>正文

打工父亲对女儿的成长一无所知

A-A+2014年1月2日09:27华声在线评论

 

  时间:2013年12月31日

  地点:广州花都区某电子游乐中心

  “为什么不和爸爸一起玩”

  刘孝福,这个不识字的新田汉子在广州花都区做临时搬运工作,不会说普通话,与人交流都有些困难。他拿着每月一千元左右的工资,除去要给女儿刘小芳寄回的抚养费,只能在城市里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除了偶尔隔上一两个星期在电话里跟小芳说说话外,他对女儿的成长一无所知。

  来广州的前一天,记者跟随村干部来到8岁女孩刘小芳家中(寄住在姑姑家),这个开朗的小姑娘还拿出一幅自己画的铅笔画送给记者,但提起爸爸的情况时,小芳突然红了眼睛。姑姑在一旁告诉记者,刘孝福上次回家去学校看女儿,小芳不肯叫爸爸。“是嫌爸爸穷,连5毛钱零花钱也给不起。”听到这里,小芳委屈地哭了起来。

  2013年12月31日中午,孩子们在花都的一家酒店与父母见面,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木讷的刘孝福只是站在一个角落里向女儿招手,小芳却躲在记者身后,不愿上前。

  当天下午,花都区一家电子游乐场免费向留守儿童开放。从未见过的新奇玩具最能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但游乐场刘经理还是感叹,这些孩子与平时接待的孩子不大一样,“他们还是有些紧张,胆子小,放不开。”

  在游乐场里,刘小芳一直由记者牵着,跟在其他孩子身后。而刘孝福也并不上前,只是远远看着女儿。

  记者注意到,小芳总是不时往身后张望,便问她,“为什么不和爸爸一起玩呢?”小芳眼睛立马红了起来,“我上次不喊爸爸不是因为他不给我零花钱,是因为爸爸很少回来看我。”说完这句话,她轻轻甩开记者,向爸爸奔去。

  刘孝福抱起女儿,转身远离了人群。

  时间:2014年1月1日

  地点:广州市花都区新华红棉小学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

  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花都区新华红棉小学十分热闹。34名“留守儿童”与这里的学生结成对子。对于来自新田的孩子来说,红棉小学打破了他们对于学校的认知,这里的孩子们学书法、国画,会拉小提琴、弹古筝,穿着漂亮的衣服,会拿手机自拍……

  这让人想起记者几天前在新田县陶岭中心小学的见闻,每天夜里6点半到8点半,这所学校会将孩子集中起来参加晚自习。“小学生就要求上晚自习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学校里的留守儿童就占了大部分,放着不管容易出问题。”学校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在陶岭乡及周边农村,在家看孩子的老人多半都不识字。除了哄孩子们吃饭、呵斥爬树玩火之类的危险行为,他们与孩子常年没有什么交流。

  在红棉小学,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广州本地的孩子,当谈到梦想这个话题时,他们普遍十分兴奋。“做工程师”、“宇航员”、“警察”……可同样的问题摆在新田孩子面前时,他们只会笑着摇摇头。

  来广州的前一天,郑新封告诉记者,“新年愿望是赶快长大,去广州打工,和爸妈住在一起。”背井离乡的父母在城市里很卑微地生活,可在他们的子女们看来,即使是和父母一起在城市里过最落魄的生活,也比无尽的孤单要好。

  在红棉小学联谊活动现场,一组广州孩子带来乐器表演之后,两个留守儿童登台用稚嫩的嗓音清唱了一首《最好的未来》——“每个梦想都值得被灌溉,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一曲未完,现场早已哭成一片。

保存|打印|关闭

查看评论 0评论

感谢您发表评论,您发表的评论将在管理员审核后发布

发 表 |注册 |退出同步到我的微博

美食攻略|人气餐厅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