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各位听友,现在我所在的地方是湖南省博物馆,这里收藏着一件笔洗,笔洗是专门用来清洗毛笔的容器。我看见,在容器的周边雕刻有6只小鸟,每只小鸟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容器中的水。大家猜猜看,这件瓷器有什么寓意呢?” 在萧湘老师的专著《中华彩瓷第一窑——唐代长沙铜官窑实录》一书中写道,长沙铜官窑地处欧阳询和怀素的故乡,距离窑址几公里还有欧氏父子挥毫写字洗笔池的遗迹,望城乡土民间有着一股推动重视传承汉字书写训练从娃娃抓起的民风,其新意在于以雕塑的形式化、艺术化,用美学教育的方法引导儿童开心学习,从心智上培养继承,这种创造性的教育思维,在细微处,可以看见唐代培养小孩学习书法的用心。
萧湘:“铜官窑在文化用品的运用上面就充分的表现了重视教育这种思想的发展。玩具,文化用品都是艺术造型的,比如说六鸟洗笔,其意是“静”,有六个鸟组成的一个笔洗,那些鸟都是一种静态的,在看着这个水,望着这个水,这都是培养小孩子静心静意的写好字。”
曾几何时,长沙铜官窑瓷器从长沙望城的湘江之滨出发,过洞庭,下长江,经扬州、宁波、广州出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行销东亚、南亚、北非和西亚两河流域。它一路前行,像一位文化的使者,将东方的大唐文化传播四方。记者:“各位听友,当时间回溯到,1999年10月,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水域,人们从打捞出的“黑石号”商船中,看见了装饰精美、栩栩如生的器物纹饰。如有凶猛的埃及雄狮,有古典美的拜占庭舞蹈,有中东的椰草树,还有伊朗传说中的神鸟,从这些图案中,或许我们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长沙铜官窑生产的瓷器远销伊朗、日本、印度尼西亚、北非、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萧湘老师认为,长沙铜官窑的陶瓷工匠们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大胆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丰富了瓷器的造型艺术和装饰题材,使瓷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
萧湘:“只有海洋才是开放的,铜官窑的诗词里没有一句写农业,当时贸易是第一位的,首先要生产商品,不是自给自足,当时有很先进的思想,通过这个渠道传播,首先是向东南亚,然后是欧洲,阿拉伯,我们有这个思想,然后进行创新,运用文字,绘画,图案丰富它。”
在考古学界,有一个达成普遍共识的观念,就是,判断一项工艺及其产品的历史价值和地位,看其是否有效的吸收了优秀的传统工艺,是否深刻地融入了历史发展的长河,是否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当时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否拥有科学的创新发展,是否占有广大的社会市场,是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什么,在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业如此发达。萧湘老师认为有五点原因:“原因一是由于陶瓷经过了800多年的探索,这个时候起到了一个突破。这种突破是因为整个唐文化的兴盛促进了制瓷科技的发展。二是因为安史之乱以后主要是靠南方经济的带动,铜官窑正是在这个时期取得的一个新的成就。第三是铜官这个地方交通方便,靠近湘江,通向大海。第四点要说,湖南人有一点创新精神,敢为人先,湖南人很重视商品经济。第五点呢,唐代书院等兴建办学,教育促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