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8日,中国报业协会组织的“百家党报社长总编辑看株洲”大型采访活动在株洲举行,100多家来自全国的党报记者齐聚株洲,感受株洲 这个城市的美丽和活力。在被誉为“动力之城”的株洲,本报记者为这座老工业城市焕发出的新活力而深深吸引。株洲作为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 8个工业城市之一,曾经生产出我国第一辆电力机车、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块硬质合金等100多个工业产品。近年来,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加大创新能力,株洲 工业厚积薄发,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产业三大动力产业发展尤为迅速,株洲以这三大动力产业为基础,正在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

  看株洲想常德,我们也有自己的产业基础,如何把常德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株洲动力产业的发展让我们震惊的同时,也应该会让我们有所触动,有所启迪。

  全国首个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试点花落株洲

  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南车株机)城轨车间,一辆辆地铁并行排列,年轻的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组装,红色、白色、黑色等各种颜色的车辆把车间映照得光彩夺目,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地铁生产基地之一,广州、深圳、武汉、上海,甚至是土耳其的地铁车辆,都是这里制造的。

  南车株机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排头兵,现已成功搭建A、B、C等车型,涵盖时速80、100、120公里速度等级以及铝合金、不锈钢不同车体的世界高端城轨车辆自主研制平台。

  2001年,南车株机被批准为国家城轨车辆国产化定点企业后,积极推进城轨车辆主业建设,与西门子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年产能力300 辆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城轨车辆制造基地,拥有建筑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国内一流地铁车体、组装、调试厂房和配套设施,能够满足多类型铝合金地铁车辆并行 制造的要求。

  2008年9月13日,由该公司自主投标、自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A型地铁车辆——深圳地铁一号线车辆下线,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了世界最高端地铁车辆技术的自主产业化。

  去年,“南车株机”通过竞标,获得安卡拉项目地铁车辆订单324辆,为目前我国在欧洲地铁市场所获最大订单。今年,中国出口土耳其的新型不锈钢地铁 列车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地铁3号线正式投入运营,标志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首次成功落户土耳其地铁市场。目前,南车株机城轨车辆已为上海、深圳、土耳其伊 兹密尔、印度新德里等国内外12座城市的人们提供着绿色、便捷、安全的出行条件。

  除了城轨车辆,南车株机已实现“1+Y”的区域布局和“3+X”的产业布局目标。“1+Y”是以企业本部的田心为原点,产业基地向国内、国外的目标 市场所在地辐射布置,“3+X”是以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城际动车组3大产业为基础,向中低速磁悬浮、储能式轻轨车辆、100%低地板有轨电车、机车制动 系统、特种装备、煤机等产业前伸后延,实施产业多元化。

  数据显示,到2013年末,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41家,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54.7亿元。其中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实 现销售收入232.75亿元、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10亿元以上企业7家。株洲的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之 一,是我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去年株洲市申报的株洲国家轨道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全国排名第一获批,全国首个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 聚发展试点花落株洲。

  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批复,2014年至2016年,国家将连续三年为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滚动资金支持,三年累计支持资金将达到3亿元。

  2017年,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约20%。其中2015年,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过1000亿元,成为全市首个千亿产业。

  新能源公交开向全国,将建成中南地区重要汽车基地

  安全、环保、节能……一辆辆蓝色、绿色的增程插电式公交车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10月16日,“百家社长总编看株洲”新闻采风活动走进湖南南车时代电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车时代电动)。

  增程插电式公交车是湖南南车时代电动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新一代新能源城市公交,它集成20多项国家“863”项目成果,并入选了国家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无论在市场和技术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南车时代电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实际运营数据显示,南车时代电动增程插电式公交车百公里油(气)耗降低50%以上,综合能耗降低40%以上,如果按 照每年运营360天,平均每天运营200公里,一辆增程插电式公交车每年可节省燃料11500L,节省8.6万元,运营8年即可节省一辆新车。

  南车时代电动是中国第一家获得新能源汽车制造资质的企业,依托中国南车在轨道交通领域所掌握的变流技术、电传动及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强大支持,已快速成长为最具创新能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锐民族品牌。

  目前,该公司累计投入近4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高效动力驱动系统(T-Drive)研究,建成了先进的新能源汽车综合工程试验室,研制生产了混合动力、纯电动、插电式、在线充电等动力系统平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不仅如此,在2008年,南车时代电动(CSREV)为北京奥运会奥运村专用纯电动车提供了全部动力驱动系统产品和充电机产品;2009年,成为上 海世博会世博园清洁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系统的最大供应商;在2011年昆明举行的“赛恩斯”杯第二届中国新能源公交客车大赛上荣获冠军;在深圳2013年中 国首届公共汽车节能大赛上荣获金奖。

  截至今年6月,南车时代电动生产的4000余辆新能源城市客车在天津、长沙、株洲、湘潭、昆明、海口、南宁、石家庄等城市运行,累计运营里程超过8 亿公里,车辆实际运营节能20%-50%。销售驱动电机系统、充电机等关键零部件6000台(套),是国内最大的电动客车电驱动系统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与此同时, 6月26日,北汽株洲基地第一工厂建成暨第二工厂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北汽株洲基地作为北京汽车发展自主品牌小型车的重要战略平台,历经四年跨越式发展,顺利完成了基地建设、团队打造和两款自主品牌产品的开发及市场投放。

  北汽株洲基地现已建成的一工厂,拥有年生产20万辆整车及发动机的生产能力。即将开展的二工厂项目,2015年建成投产,计划投资60亿元,为北汽 株洲基地再添30万辆产能。在二工厂建设完成之后,北汽株洲基地将具备年生产50万辆整车以及发动机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南地区一流水平的乘用车生产基地。

  记者获悉,下一步株洲将按照“54321”的布局,积极引进和发展经济型轿车、新能源大巴车、纯电动乘用车、重卡、专用特种汽车五大类产品;着力建 设汽车整车、零部件、现代服务业、文化展示四大体系;形成三大生产基地(高新区整车制造和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株洲县南洲新区汽车零部件基地、芦淞区南方 宇航专用车生产基地)、两大特色园区(醴陵、攸县专业特色汽配园)和一个物流文化展示区(天元区汽车博览园)。

  到2017年,株洲汽车产业将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其中整车产值400亿元,零部件产值300亿元,其他汽车服务业收入100亿元。

  抢食“通航盛宴”,有望建成全国一流水平的通用航空城

  最近几个月,来自美国和俄罗斯的航空业巨头纷纷把目光聚焦千里之外的中国株洲。

  “我们想跟株洲合作办学,在株洲开设航空专业,为株洲通用航空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圣彼得堡国立宇航仪器制造大学外事副校长罗谢夫·康斯坦丁表示,将推荐俄罗斯优秀通航企业与株洲同行合作。

  航空发动机是航空产业的核心,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而株洲,拥有着制造这些明珠的核心技术。

  株洲是新中国“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六大航空工业基地之一,在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中小微型燃气轮机、航空机械传动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代表着我国中小型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实力。

  今年1月10日,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植根于株洲的中航工业动力机械研究所、中航工业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玉龙”发动机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借助株洲现有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和制造优势,近年来,株洲航空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整机制造、航空配套和衍生产业已经起步,尤其是备受国内外关注的通航产业,株洲已经抢先布局。

  目前,山河科技阿若拉、北航小蜜蜂、美国罗特威等一批整机制造项目,中航动力航空零部件制造、高精传动等一批航空配套和衍生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株洲通用航空城。截至2013年底,株洲航空产业有规模以上企业6家,全年实现产值62.866亿元,工业增加值22亿元。

  今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支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明确要求引 导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湖南(株洲)航空产业示范园,以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株洲航空产业园为依托,建设株洲通用航空城,通用航空产业项目集中布局在株洲建设。

  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株洲推进“一体两翼两结合”战略,“一体”为通航整机制造,“两翼”为以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为代表的关键航空零部件生产和通用航空运营,“两结合”为军民结合和中外结合。

  未来,株洲有望建成全国一流水平的通用航空城,形成较为完备的“航空发动机+通用飞机整机制造+通航运营+配套产业+衍生产业”的航空产业链。

  坐中低速磁浮列车贴地飞行

  现场直播

  8毫米的高度,中低速磁浮列车悄息无声地“飞翔”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1.6公里多长的试验线路上,仅一分多钟,列车就“飞”到了尽头。

  一个重达3吨的大金刚竟然悄无声息地浮了起来,并稳稳地在轨道上“飞”行。这不是魔术,而是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发的磁悬浮新技术。

  10月16日,“百家社长总编看株洲”新闻采风活动走进南车株机,参观者体验了环保、安全、稳定的中低速磁浮列车。

  磁浮列车是一种依靠磁力悬浮在空中运行的列车,具有乘坐舒适、运行安全、选线灵活、节地环保、躁声低振动小、维护简单等显著优势。

  2012年1月,被命名为“追风者”的可投入商业运营的中低速磁浮列车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下线。列车采用三节编组,最高运行时速为每小时100公里,每列车最大载客量约450人。

  如今,该公司研制的中低速磁浮列车已经安全跑过1万余公里,并在2013年11月初通过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省级重大科技成果鉴定,其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初,湖南省通过了在长沙高铁南站、黄花机场间建设中低速磁浮线路的立项和环评,作为已经拥有这一技术储备的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将参加该项目并提供中低速磁浮列车。

  工作人员现场介绍说,这款列车凝聚了数百名研发制造人员的五年心血,实现了多项突破与创新:列车采用特殊抱轨设计,车厢下端伸出两排“钢铁胳膊”将铁轨紧紧握住,不会发生脱轨和侧翻现象;列车能适应风沙、雨雪天气运营,可绕建筑群灵活运行,实现“门到门”的无缝衔接。

  一名研发工程师介绍,追风者列车研制采用了成熟的轨道交通车辆研制技术,独创了磁浮导向系统,还实现了车辆整体轻量化设计,以车体为例,比地铁轻 15%。“跑起来声音像轻风拂过,辐射比电磁炉、电吹风等家用电器小,造价比地铁、轻轨还低,能够进居民小区,还没有尾气排放。”

  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需要具备深厚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制技术积淀,包括中国在内,全球仅有4个国家掌握中低速磁浮核心技术。

  “动力之城”的动力在哪里?

  株洲动力产业的发展让人震撼,也为这座老工业城市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曾经,株洲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也有风光难再企业低迷的时期,但近些年来,株洲工业厚积薄发,焕发出新的青春。尤其是动力产业的发展,让中国以至世界为之侧目。

  走近这座动力之城,记者也在思考,很多老工业基地难以振兴,很多优势产业无法复苏, “动力之城”发展的动力在哪里?

  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产业,地铁、轻型飞机、电动公交,脱胎于传统工业,却是全新的现代产业,从它们的发展轨迹来看,我们清晰地看到,创新,只有创新才是发展的真正动力。

  从新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开始,中国南车一直在创新,经历了内燃机车时代、电力机车时代、到如今的高铁时代,他们将科研融入产业发展的大循环之中,抓 住了轨道交通和新能源产业大发展的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始终抢占了技术制高点,掌握了核心技术,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发展有了源动力,产品有了竞争 力,产业也才能越来越强。

  没有自主创新,怎么会有全国首个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试点花落株洲?

  除了技术创新,株洲围绕优势产业,努力培育多元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链所做的努力也不乏创新之举。打造中国动力谷、争取全国首个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建设湖南(株洲)航空产业示范园,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步步紧跟环环紧扣,产业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

  让创新的意识注入企业的血液,注入人的头脑,注入政府的决策和工作之中,一个城市的发展就会有了新的动力。